第29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被瞒在鼓里的各国钦差们,看着自家人人一笼子小鸟的民夫陷入发财幻想,从而笑得痴傻的模样,心情很复杂:

  这秦国也太黑心了点吧,看看这都把他们各国的劳动力全都累成了傻逼,可恶!

  第91章 民夫的民作用

  176.  民夫‘叛逃’

  风驰鸟的事情不怪各国来接民夫回家的使臣不知道, 而是这事情其实在秦国也才刚刚传下去, 大家虽然知道消息, 但没有熟练使用风驰鸟之前还不懂这是什么, 秦国购买都是抱着一种信任官府的心态, 具体火热起来要等百姓们使用,体会到风驰鸟带来的信息便利才行。

  因此百姓们自己都不知道风驰鸟具体是个什么,谈论不出个所以然,使臣们看到也只当秦国忽然流行起了养鸟, 并未多加关注。

  至于各国民夫们为什么提前重视和认知,这也得归功于民夫们打交道的都是秦国士兵, 军队最先使用风驰鸟,他们自然优先知道这玩意儿的好处, 而且唐钰也有意让他们知道, 否则一群大字不识的民夫怎么会那么整齐产生倒买倒卖的念头呢?

  宋大山就是从秦军朋友那里得到‘提点’的人员之一。

  宋大山跟大狗子这个不受家里宠的娃不一样, 宋大山在家很是得父母看重,只不过家里实在太穷了,人口又多,为了解救家里困局,他是自愿去秦国做民夫的,就为了那十几两的安家费。

  而去了秦国后, 他对自己的决定是非常庆幸的, 他原本以为他会和曾经那些被国家征集的民夫一般有去无回,但不曾想秦国的日子充满了希望。

  三年来他不仅无数次想留在秦国,更是想把家里人全部弄到秦国扎根生活。

  他知道自己这种‘叛逃’的思想很不对, 可是任何东西都比不上生命和肚子重要,他所在的鲁国大王根本不作为,百姓常年遭受欺压,又连年征战,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也亏在现在种植了红薯土豆才能没饿死人,可穷啊,越来越穷。

  每次家里送信过来虽都说家里好着,可宋大山哪里猜不出家中情况?其他民夫收到的家书中总有说真话的,他们家人口那么多,本来就穷,怎么可能过得好。

  所以在听到他们要被遣送回国时,宋大山虽然遗憾,但很快就想办法找相熟的秦军士兵打听,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留下来,甚至让他们成为秦国人。

  鲁王不能让他们过上好生活,他们这些鲁国百姓凭什么要拥护鲁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