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银子是可以借,但柳家借得不少,足足有十两,其中原因必须得问问。而且按照一般情况两家借钱也都是要了解下的嘛,哪能什么都不知道就把钱借出去不是?

  但是碍于周世仁的脾气,柳家父母哪里敢告诉他真相,明面随便找了个“家里有人生病要吃药”的借口敷衍他,私下才跟周家父母说实话。

  柳家之所以借钱,正是因为现在朝廷颁布的公立私塾一事。

  本来按照唐钰和暴君的政策,现在公立私塾按照年级分化为:大学、中学和小学,小学就是基础的文化扫盲,不给束修的,连书本都是朝廷提供;中学和大学这两种是按照成绩来判断是否继续免费。

  因此,现在就不存在读不起书的情况了。

  并且为让百姓重视,不会做出为了家里多几个人干活,就继续把孩子留在家里的情况,朝廷是要求每家每户必须送孩子去,否则就不能享受赋税减免。(这个时代七八岁的孩子就开始干活了)

  但是柳家为什么还要因此借钱呢?这自然就是逃不过有人把上面命令阳奉阴违!

  上柳村的里正和几个衙差为了捞油水,就对村民们进行了压榨,村民想送孩子去私塾读书,就必须每个孩子上交2两银子,否则里正就不给上报。

  不上报读书名额结果是什么?那就是不仅你孩子读不上书,你家田地也没办法参加赋税减免,因为这次新君登基的赋税减免是和私塾政策挂钩的!

  村民虽然心疼2两,可若不能享受这三年赋税减免损失得更多,2两还在大家承受范围内,百姓又被压榨惯了,最后自然只能妥协。

  像周家村这种宗族村子因为利益共同体没出现这种现象,但像上柳村是个杂姓村就很正常。

  柳家没有分家,家里孩子多,此次公立私塾要求去读书的除了男孩还有女孩,一个孩子2两,算下来他们家最后可不就还差10两么,几个妯娌娘家都穷,只能攀着周家这门亲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