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已经得知,韩皎是被皇上看中,急性子的编修连忙爽快称赞:“韩大人的应对之策,令卑职心悦诚服,若是让这样的有才之士居于下寮,卑职便无颜留任翰林了!”

  另一名编修也赶忙表态:“卑职附议,韩大人理当升任编修一职。”

  韩皎松了口气,原来徐阁老突然召见,并非专程为他设局,而是皇上的意思。

  没想到,日理万机的皇帝至今还记得他这么个小人物。

  没了预想中的危险,韩皎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正在经历怎样的巨大机遇。

  直接升任翰林院编修!

  这不就是免去三年实习期,直接入朝为官吗!

  依照常例,殿试一甲前三名,才能直接成为翰林院正式工,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那三位学霸的特权。

  剩下通过馆选的进士只能乖乖做满三年临时工,结束实习期后,还有一次考核,俗称“散馆”,成绩合格才能成为正式工,录取率比殿试还低。

  所以说,翰林院虽然官品低,却是官场最有前途的部门,民间甚至把翰林院的官员们称作“储相”,毕竟内阁大臣皆是翰林院出生,很少有特例。

  大楚历史上,不满二十岁成为翰林院正式工的,总共只有两个人。

  一位是隆裕年间考中状元的十五岁神童李庆春,距今已有两百多年,都变成民间传说了。

  另一位则是十七岁高中探花的神童李承骁,也就是当今内阁次辅李阁老。

  此刻,韩皎有机会成为大楚史上第三位不满二十岁的翰林院正式工。

  别提多激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