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巴图尔语气不乏讶然。

  不要觉得七品芝麻官上不得台面,那是对这些出身优渥的王公贵族而言,实际上如今大清只有一品大员方才直接荫庇子孙入仕,且大都也得从八品笔帖式做起。京中正四品文官,二品以上武官方才能得一个国子监名额。

  然而国子监再高端终究只是学院,这日后能不能成功入仕终究不定。因而京中这些高门勋贵们,走得大都是御前侍卫的缺儿,就这各大家族子弟也争地跟个斗鸡眼似的

  世家大族尚且如此,对于平民百姓,这个官身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改换门庭,是多少读书人辛苦一辈子都难以做到的?

  “不过事实证明,九爷的做法很对不是吗?”看着眼前不断往前涌入的人群,张若霖不由轻笑:

  “前几日偶尔路过书肆,这才发觉,上面各式各样的数数几何书籍多不胜数,甚至连翻译过来外文书目赫然在列,买的人极多,可偏价格却比一些四书低上许多。”

  想也知道是谁的手笔。

  利益,永远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最核心动力。

  而如今九爷给的,却是另一条更利于寒门的上升通道。

  张若霖生于世家,自是明白士族教育的厉害之处,张家自前朝起便名宦无数,等到了这一代,先有祖父张英入阁,后张若霖父亲,二叔张廷玉甚至小叔陆续进士及弟,而张若霖本人更是不过二十,便一举越过诸多学子,取得探花郎的美誉。几位堂兄弟们这两年科举上也是收获不菲。

  当真是张家人头脑远胜旁人吗?怎么可能,不过是教育资源上的垄断罢了。实际上连如今最为公平的科举,某种意义上也并不如何眷顾寒门学子。

  是同一众世家大族竞争这少之又少,几乎被瓜分殆尽的名额,还是另辟新径,与众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再不济也可得一笔银钱安身立命。

  何况九爷毕竟是当朝贝勒,只要搭上了这位,阖家老小起码也不至于为贵人鱼肉。

  所谓千金买骨,不莫如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