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来的相公是皇帝 第42节(2 / 7)
七年前,皇帝谒祭皇陵,夜间宠幸了守陵的一个姓虞的宫人。后来,宫人有孕,上报皇帝。因为事情发生在祭陵期间,很不光彩,加上祭陵后又发生了一些诸如“天罚”的事件,皇帝便压下此事,没有理会。
中间数年祭陵都由太子代为主持。后来太子势大,皇帝渐渐心生不满。去年冬至,皇帝亲自前往皇陵,不想竟意外重逢虞氏。
记忆中面目模糊的小宫人变成了千娇百媚的大美人,偏又能识文断字,弹得一手好琵琶。她为他生下的儿子也聪明伶俐,颇有皇帝少时之风。
想到对他们母子多年的冷待,皇帝由愧生怜,由怜生爱。他当即下令好生对待,后又干脆将他们接入宫中。初时只是给个名分,没想到越相处,越觉得这两人合他心意,是上天赐予他的珍宝。仿佛老房子着火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虞氏年轻貌美,生机勃勃,总让皇帝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有她在身边,连他多年的失眠之症也有所好转。她和其他的妃子都不一样,她在意的不是他的身份地位,而是他这个人。
因此,短短数月,虞氏便成了皇帝心中的第一人,他暗恨自己没能早点接他们回宫,以至于白白错过这六七年。
虞氏给他生的儿子才六岁,正是最讨喜可爱的时候,活泼伶俐,还不像他的兄长们那般满腹心机,看向父亲时,眼中满是孺慕。也不怪他这个做爹的,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
刚好,他对太子早有不满。
可惜储君早立,地位稳固,易储阻力太大。本想狠狠心,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没想到竟也以失败告终。
近日册封皇后受阻,易储之事更是艰难,皇帝心情不佳,也不想去应付后宫诸人,干脆随便找了个理由不见旁人,只与虞氏母子共度中秋。
此举勉强也算符合赵晏的心意。
他本就不喜欢每年的中秋家宴,何况他现下与父皇之间关系微妙。
——禁军叛变行刺他一事,陛下自然声称全不知情,还勃然大怒,处置了几个禁军副统领,便将此事轻轻揭过。
赵晏也不能强行追究,但他们彼此心知肚明,此事陛下是知情的,甚至极有可能是他亲自授意。
这个结论让他心里发凉。
↑返回顶部↑
中间数年祭陵都由太子代为主持。后来太子势大,皇帝渐渐心生不满。去年冬至,皇帝亲自前往皇陵,不想竟意外重逢虞氏。
记忆中面目模糊的小宫人变成了千娇百媚的大美人,偏又能识文断字,弹得一手好琵琶。她为他生下的儿子也聪明伶俐,颇有皇帝少时之风。
想到对他们母子多年的冷待,皇帝由愧生怜,由怜生爱。他当即下令好生对待,后又干脆将他们接入宫中。初时只是给个名分,没想到越相处,越觉得这两人合他心意,是上天赐予他的珍宝。仿佛老房子着火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虞氏年轻貌美,生机勃勃,总让皇帝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有她在身边,连他多年的失眠之症也有所好转。她和其他的妃子都不一样,她在意的不是他的身份地位,而是他这个人。
因此,短短数月,虞氏便成了皇帝心中的第一人,他暗恨自己没能早点接他们回宫,以至于白白错过这六七年。
虞氏给他生的儿子才六岁,正是最讨喜可爱的时候,活泼伶俐,还不像他的兄长们那般满腹心机,看向父亲时,眼中满是孺慕。也不怪他这个做爹的,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
刚好,他对太子早有不满。
可惜储君早立,地位稳固,易储阻力太大。本想狠狠心,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没想到竟也以失败告终。
近日册封皇后受阻,易储之事更是艰难,皇帝心情不佳,也不想去应付后宫诸人,干脆随便找了个理由不见旁人,只与虞氏母子共度中秋。
此举勉强也算符合赵晏的心意。
他本就不喜欢每年的中秋家宴,何况他现下与父皇之间关系微妙。
——禁军叛变行刺他一事,陛下自然声称全不知情,还勃然大怒,处置了几个禁军副统领,便将此事轻轻揭过。
赵晏也不能强行追究,但他们彼此心知肚明,此事陛下是知情的,甚至极有可能是他亲自授意。
这个结论让他心里发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