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759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善有些懵懂,在军事上,李渊是绝对相信李世民的,那为什么非要坚持呢?

  但下一刻,李世民就说出了原因,“两载内,先有仁寿宫,后有仁智宫,长兄四弟皆谋逆,父亲心伤,近日颇有疲态,意欲近年退位。”

  李善这下明白了,李渊这是要退位做太上皇,让李世民登基了……也的确如此,如今李世民的势力已经进入朝堂,连宰辅都拿下两个位置了,李渊不仅没有任何阻拦,甚至是推波助澜。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这个大唐的开国皇帝所想的无非是史书上那一笔,如果能擒杀都布可汗、突利可汗,即使是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再覆灭突厥,那大部分的功劳还是要归属在李渊的脑袋上的。

  李善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这一世还是有个玄武门之变,而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还是要做太上皇。

  李善挠了挠头,“殿下如何应答?”

  “自然推却。”李世民很政治正确的说:“父避子,非孝也。”

  到唐朝为止,历史上有七个太上皇,其中一个不能算,那就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这是个没做过皇帝但被尊为太上皇的,历史上独一无二。

  另外六个太上皇有的是被迫,有的的主动让位,但除了个别的复位之外,大都下场不太好。

  甚至还有被尊为“无上皇”的,四天之后就亡国了……那是北齐末代皇帝干的破事。

  听李世民如此说,李善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鼻子……现在说“父避子,非孝也”,也不知道历史上的你是怎么说的。

  “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李世民低声道:“父亲执念……早年突厥势大,父亲心中苦闷,幸有怀仁屡败突厥,此番突厥入京兆……”

  “遵太子令。”李善有些无奈,“但只怕刚刚出兵,突利就要远遁了。”

  “不妨事。”李世民笑道:“而且怀仁领军,突利当迅速遁走,可解朔州之围。”

  “但愿如太子所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