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674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接下来的流程都是固定的,正厅内,李善带着众人入内,身着九章服,戴九钿的朱氏端坐受晚辈恭贺。

  李善亲自下厨做了一碗长寿面……这个时代还没有长寿面的说法,李善不得不解释,整碗汤饼只有一条,意喻祝母亲得以长寿,引得众人啧啧称奇。

  大长孙氏在心里想,朱娘子虽然不幸,但也幸运,有个无情无义的丈夫,但也有个既孝顺又重情重义,更兼天下无双的儿子。

  虽然是寿诞,但毕竟朱氏年龄不算大,而且又是寡居,所以只有女眷和晚辈来贺,女眷留在屋内叙话,而李善带着众多友人在东侧的院子里吃烧烤。

  从好几年前,李善就收集来了不少孜然,还选了地方种植,精选的羊肉、鱼肉以及各式的烧烤撒上孜然,让众人都吃的满嘴流油,只是李善惋惜没能弄到牛肉。

  前段时日,李善在仁智宫做了一席全牛宴……哎,回了长安后,御史台的御史发现又有业绩了,弹劾的奏折就没断过。

  为此,李善决定以后还是少惹事……只惋惜自己当年在左庭右院打工时候练出的刀功没什么用武之地了。

  第一千二百章 劝诫

  午后,宾客大都已经离开,女眷中只有大长孙氏留了下来,外院中只有与李善关系最为亲密的王仁表、李昭德、张文瓘留了下来。

  书房内,张文瓘好奇的左顾右盼,一会儿盯着挂在墙壁上的地图,一会儿从书架上取几本书翻翻。

  王仁表本就性情沉稳,李昭德在父亲遭遇大变后也变得沉稳起来,两人都安安分分的坐在那儿。

  他们俩都心里很有数,自己这位好友名重天下,常有剑走偏锋之举,实际上却是个极为谨慎的人,不管是王仁表来了很多次的日月潭,还是李昭德长久驻足的百泉县外的唐军大营,李善从不会将客人引至书房。

  事实上,如今书房外,正有四名持刀亲卫把守。

  王仁表的视线在书房中扫过,陆续扫过桌上被涂改的文稿,墙上做了标记的地图,心想这儿很可能是怀仁与凌敬、苏定方议事的场所。

  “孝卿兄知晓,小弟不喜茶。”李善端着木盘进来,将四杯温水放在桌上,笑道:“这还是从东山寺深井打来的井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