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660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丈夫、女婿都安然归来,但听到那么多熟悉的名字要么身死,要么流放,张氏也难免黯然……而朱氏、李善母子却是一点感觉都没有的。

  李善没有感觉一部分原因是有着他们罪有应得的观念,别说什么家人是被无辜连累的这种屁话,用后世的话说就是,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另一部分原因大抵是与母亲朱氏一样一样的……这点人数,这样的后果,真的不算什么!

  能与那场大名鼎鼎,注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河阴之变相提并论吗?

  有这个打底,朱氏、李善母子真的没什么太多的感觉。

  好一会之后,朱氏轻声问:“齐王?”

  这是朱氏最关心的,就怕陛下心软……这次儿子力挽狂澜,但也将齐王得罪死了。

  “废为庶人。”李善很确定的说:“流放益州道,除却齐王妃之外,女眷没入掖幽庭。”

  李善在心里盘算,估摸着李元吉活不了多久了,就算李世民不下手,也得被吓死甚至气死……被封伦带了绿帽子的李世民肯定会迁怒啊,然后给李元吉也戴上一顶绿帽子。

  朱氏满意的点点头,问了几句凌敬、苏定方、李客师等人,又嘱咐道:“此番亲卫随你北上,均有功,当以重赏。”

  “是。”李善应了声,“孩儿都安排好了,其中齐三郎伤重,不过如今无性命之危,孩儿许诺收其长子为徒。”

  如齐三郎、周二郎、侯洪涛乃至苏定方这些人,虽然身上都有爵位,但实际上是没有封地的,只是每年从民部领取相应的俸禄而已,这也是他们选择依旧住在日月潭的原因。

  既然如此,李善也不会小气,庄子中的产业分红,基本上是每家都得以分润,这笔钱不是个小数字,特别是在皂块生意出现之后。

  与此同时,李善也注重收纳亲卫的子嗣,除了苑君璋那个李善都快忘记名字的次子之外,还有顶了个名头的江都郡公万宣道之外,李善许诺收亲卫之子为徒,如今除了齐三郎之外,还有范十一等三四人。

  “阿郎,娘子醒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