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627节(5 / 7)
李思行出身赵郡李氏,早在前隋就避仇太原,托庇于李渊门下,后来晋阳起兵之前,李思行在长安打探军情,后又出任左三统军,败宋老生,破长安,均有功勋,名列太原元谋功臣,爵封郡公。
宇文韶早年就是李元吉门下,曾随参与洛阳之战,甚至还因为勇武善战被李世民调至身边,在虎牢之战中颇有战功,不过在此之后,与秦王走的不近,所以并不被视为秦王一脉,倒是与太子有些来往,曾经随李建成在武德五年出征攻陷大震关的突厥。
对李元吉提出的两个人选,李渊很满意,一个是齐王府的属官,另一个既是齐王的门下,也曾经是秦王、太子的旧部。
当李元吉率六百余兵力启程之后,凌敬才从李世民那儿得到消息,脸上没什么表情,却在心里大叫糟糕。
苏定方已经算过了,秦王以及诸将的部曲加上左右千牛卫的兵力,约莫在一千两百左右,但现在李元吉带走五百禁军,现在只剩下六七百兵力,若是事变,能守多久?
怀仁来得及赶过来吗?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开端(下)
在天台山一战后,不少天策府属官开始进入朝堂,凌敬如今是吏部员外郎,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是秦王在吏部最得力的人物。
李世民在执政思路上与李渊、李建成都有着不小的区别,这一点在用人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关键位置不好办,但低级别的官员调配却一直在进行中,主要的执行人就是凌敬。
不过这一次随驾在仁智宫,凌敬的主要身份是天策府属官,秦王李世民的幕僚,吏部那边他不太参与,毕竟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
“听闻当年殿下奔赴虎牢,是留齐王统领大军围困洛阳?”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都很意外于凌敬的问题,不是因为询问齐王,而是因为凌敬提及虎牢之战,那一战让天下仅次于李唐的夏国输掉了所有的一切,而凌敬正是窦建德的谋士。
所以在天策府内,从没有人在凌敬面前提及洛阳虎牢之战……即使是杜淹也不会,因为这货是王世充的吏部尚书。
一旁的房玄龄虽然疑惑,但随即解释道:“名义上是齐王,但实际统军者是蒋国公屈突通。”
凌敬点点头,“齐王数战败北,去岁在仁寿宫既无胆亦无识……”
↑返回顶部↑
宇文韶早年就是李元吉门下,曾随参与洛阳之战,甚至还因为勇武善战被李世民调至身边,在虎牢之战中颇有战功,不过在此之后,与秦王走的不近,所以并不被视为秦王一脉,倒是与太子有些来往,曾经随李建成在武德五年出征攻陷大震关的突厥。
对李元吉提出的两个人选,李渊很满意,一个是齐王府的属官,另一个既是齐王的门下,也曾经是秦王、太子的旧部。
当李元吉率六百余兵力启程之后,凌敬才从李世民那儿得到消息,脸上没什么表情,却在心里大叫糟糕。
苏定方已经算过了,秦王以及诸将的部曲加上左右千牛卫的兵力,约莫在一千两百左右,但现在李元吉带走五百禁军,现在只剩下六七百兵力,若是事变,能守多久?
怀仁来得及赶过来吗?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开端(下)
在天台山一战后,不少天策府属官开始进入朝堂,凌敬如今是吏部员外郎,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是秦王在吏部最得力的人物。
李世民在执政思路上与李渊、李建成都有着不小的区别,这一点在用人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关键位置不好办,但低级别的官员调配却一直在进行中,主要的执行人就是凌敬。
不过这一次随驾在仁智宫,凌敬的主要身份是天策府属官,秦王李世民的幕僚,吏部那边他不太参与,毕竟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
“听闻当年殿下奔赴虎牢,是留齐王统领大军围困洛阳?”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都很意外于凌敬的问题,不是因为询问齐王,而是因为凌敬提及虎牢之战,那一战让天下仅次于李唐的夏国输掉了所有的一切,而凌敬正是窦建德的谋士。
所以在天策府内,从没有人在凌敬面前提及洛阳虎牢之战……即使是杜淹也不会,因为这货是王世充的吏部尚书。
一旁的房玄龄虽然疑惑,但随即解释道:“名义上是齐王,但实际统军者是蒋国公屈突通。”
凌敬点点头,“齐王数战败北,去岁在仁寿宫既无胆亦无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