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524节(4 / 7)
那是自然,前些年李世民饱受李渊、李建成猜忌,难道还想真的掌控京畿道?
现在就不同了,即使不实际掌控京畿道,但以补充属官的名义调李世绩、黄君汉入京却是名正言顺的……当然了,主要是为了充实天策府,或者说补充秦王一脉在天台山一战的损失。
崔信接着说:“听说秦王有意以王君廓补北衙禁军,让李客师转十二卫。”
李善立即反应过来了,“罗艺那厮要回京了!”
顿了顿,李善补充道:“柴绍掌北衙禁军,但管国公任瑰战死,左千牛卫大将军必被罗艺所得,秦王殿下使王君廓补北衙禁军以制衡。”
崔信眨眨眼,知道这方面自己比女婿差的太远,想了想问道:“待收复三州之后,灵州道行军总管?”
“已与秦王殿下商议过了。”李善压低声音,“窦轨乃是首选,虽曾出任太子詹事,但久在秦王麾下,陆续参与浅水原、洛阳之战,而且乃外戚出身,得陛下信重,不会投入太子门下。”
“次选是赵国公苏定方,此人最得小婿信任,他知晓内情,且军略无双,远迈窦轨,若陛下无意再使苏定方掌北衙禁军,那就可能留在军中,即使不为主将,也可能为副手。”
迟疑了下,李善接着道:“说起来苏定方除了资历,不比窦轨稍差,都是十六卫大将军,爵封国公,若是操持的好,说不定能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
“操持的好?”崔信追问了句。
李善笑了笑,“若是在收复三州之前,小婿找个由头回朝……”
“一肚子鬼心眼。”崔信啐骂了几句,提醒道:“勿自以为是。”
“小手段罢了,即使不成,亦无害。”李善想了想继续道:“其余诸将,淮阳王李道玄乃秦王嫡系,不太可能留在军中,张士贵或会出任原州刺史,也有可能是灵州、会州。”
“冯立、薛万彻二人,还是留在军中的好,不过太子……裴世钜未必会让某如愿。”
在陆续几场大败中,东宫在军中将校方面的势力被大大削弱,本就是劣势,现在更是雪上加霜,冯立、薛万彻是不多的人手,裴世钜如果想做什么,这两人是肯定派的上用场的。
↑返回顶部↑
现在就不同了,即使不实际掌控京畿道,但以补充属官的名义调李世绩、黄君汉入京却是名正言顺的……当然了,主要是为了充实天策府,或者说补充秦王一脉在天台山一战的损失。
崔信接着说:“听说秦王有意以王君廓补北衙禁军,让李客师转十二卫。”
李善立即反应过来了,“罗艺那厮要回京了!”
顿了顿,李善补充道:“柴绍掌北衙禁军,但管国公任瑰战死,左千牛卫大将军必被罗艺所得,秦王殿下使王君廓补北衙禁军以制衡。”
崔信眨眨眼,知道这方面自己比女婿差的太远,想了想问道:“待收复三州之后,灵州道行军总管?”
“已与秦王殿下商议过了。”李善压低声音,“窦轨乃是首选,虽曾出任太子詹事,但久在秦王麾下,陆续参与浅水原、洛阳之战,而且乃外戚出身,得陛下信重,不会投入太子门下。”
“次选是赵国公苏定方,此人最得小婿信任,他知晓内情,且军略无双,远迈窦轨,若陛下无意再使苏定方掌北衙禁军,那就可能留在军中,即使不为主将,也可能为副手。”
迟疑了下,李善接着道:“说起来苏定方除了资历,不比窦轨稍差,都是十六卫大将军,爵封国公,若是操持的好,说不定能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
“操持的好?”崔信追问了句。
李善笑了笑,“若是在收复三州之前,小婿找个由头回朝……”
“一肚子鬼心眼。”崔信啐骂了几句,提醒道:“勿自以为是。”
“小手段罢了,即使不成,亦无害。”李善想了想继续道:“其余诸将,淮阳王李道玄乃秦王嫡系,不太可能留在军中,张士贵或会出任原州刺史,也有可能是灵州、会州。”
“冯立、薛万彻二人,还是留在军中的好,不过太子……裴世钜未必会让某如愿。”
在陆续几场大败中,东宫在军中将校方面的势力被大大削弱,本就是劣势,现在更是雪上加霜,冯立、薛万彻是不多的人手,裴世钜如果想做什么,这两人是肯定派的上用场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