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514节(5 / 7)
“那岂不是正好!”温彦博抚掌笑道:“突厥两汗,阿史那·社尔善笼络人心,知进退,有韬略,此战若不能斩杀,元气大伤,突利可汗当能略为压制。”
李善笑了笑,道:“阿史那·社尔其人,能伏于颉利之下多年忍气吞声,颇有枭雄之姿,突利可汗……却是个知趣的。”
当年见证李善与突利可汗义结金兰的温彦博点头称是,这个评价,恰如其分。
这一战唐军有必胜的理由,突厥也有退兵的理由,但能出现这样的战果,李善并不觉得侥幸,他窥破阿史那·社尔的动机,选择在突厥退兵的瞬间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
但李善也不得不承认,突厥如此大败,还是有运气的成分的,比如自己下定决心的时候正好是突厥撤兵的时候,比如使用了突厥从来没见识过的陌刀队。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一战之后,五原郡只怕要再次生乱……好笑的是,这样的局面是李善导致的,但并不是李善的谋划,相反,正是阿史那·社尔自作自受。
不管之前阿史那·社尔与突利可汗如何亲密无间,在这一战是如何设计……但终究已成定局,前者元气大伤,突利可汗会选择继续与大唐为敌,还是调头去对付阿史那·社尔呢?
当年李善毫不留情的斩杀郁射设,几乎是斩断了当时处于困境中的突利可汗的一条臂膀,但后者还不是做出了与李唐结盟,与李善结拜的决定?
正如李善评价的那般,突利可汗是个知趣的,换句话说,这是个很容易被利益所左右的人。
第八百八十四章 要功不要命
自从李善崛起之后,颉利可汗、欲谷设父子,阿史那·摸末、阿史那·结社率、阿史那·社尔无不败于其手,难道突利可汗觉得自己比前面这些人更强吗?
更别说大唐一统天下后,通过雁门、顾集镇、苍头河以及今日一战,向草原各部落露出了狰狞的牙口,突利可汗不会头铁到再来碰这块硬石头。
相反的,这一战阿史那·社尔虽然数次率兵断后,但却被唐军步卒如此轻易的击溃,或有军心,但部下必然存疑,而且战死的大都是其嫡系,元气大伤,这正是突利可汗的良机。
李善在心里琢磨,当日两位老朋友携手而来,自己送去的那封信的确没能起到任何效果,但李善相信,如今双方的平衡已经被打破,从现在开始,那封信的威力将会渐渐显露出来。
这对大唐是好事,对李善更是好事,只要突厥内部不能快刀斩乱麻的结束内乱,那唐军就有充足的时间来收复三州……等到突厥那边内部不再生乱,自己也应该回到长安了。
↑返回顶部↑
李善笑了笑,道:“阿史那·社尔其人,能伏于颉利之下多年忍气吞声,颇有枭雄之姿,突利可汗……却是个知趣的。”
当年见证李善与突利可汗义结金兰的温彦博点头称是,这个评价,恰如其分。
这一战唐军有必胜的理由,突厥也有退兵的理由,但能出现这样的战果,李善并不觉得侥幸,他窥破阿史那·社尔的动机,选择在突厥退兵的瞬间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
但李善也不得不承认,突厥如此大败,还是有运气的成分的,比如自己下定决心的时候正好是突厥撤兵的时候,比如使用了突厥从来没见识过的陌刀队。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一战之后,五原郡只怕要再次生乱……好笑的是,这样的局面是李善导致的,但并不是李善的谋划,相反,正是阿史那·社尔自作自受。
不管之前阿史那·社尔与突利可汗如何亲密无间,在这一战是如何设计……但终究已成定局,前者元气大伤,突利可汗会选择继续与大唐为敌,还是调头去对付阿史那·社尔呢?
当年李善毫不留情的斩杀郁射设,几乎是斩断了当时处于困境中的突利可汗的一条臂膀,但后者还不是做出了与李唐结盟,与李善结拜的决定?
正如李善评价的那般,突利可汗是个知趣的,换句话说,这是个很容易被利益所左右的人。
第八百八十四章 要功不要命
自从李善崛起之后,颉利可汗、欲谷设父子,阿史那·摸末、阿史那·结社率、阿史那·社尔无不败于其手,难道突利可汗觉得自己比前面这些人更强吗?
更别说大唐一统天下后,通过雁门、顾集镇、苍头河以及今日一战,向草原各部落露出了狰狞的牙口,突利可汗不会头铁到再来碰这块硬石头。
相反的,这一战阿史那·社尔虽然数次率兵断后,但却被唐军步卒如此轻易的击溃,或有军心,但部下必然存疑,而且战死的大都是其嫡系,元气大伤,这正是突利可汗的良机。
李善在心里琢磨,当日两位老朋友携手而来,自己送去的那封信的确没能起到任何效果,但李善相信,如今双方的平衡已经被打破,从现在开始,那封信的威力将会渐渐显露出来。
这对大唐是好事,对李善更是好事,只要突厥内部不能快刀斩乱麻的结束内乱,那唐军就有充足的时间来收复三州……等到突厥那边内部不再生乱,自己也应该回到长安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