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504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料那突厥将领脸上血污一片,却仍不退去,手持长矛奋勇上前,拼死一刺,锋锐的矛尖刺穿了铠甲,将胡演刺落坠马。

  对面的突厥兵高声呐喊,拼命前涌,谁都看到那个披头散发的唐将刚才如何勇武,也看到了他受伤坠马,苏定方长槊横摆,将那员突厥将领击倒,驱马上前,护住了胡演,一边命亲卫将其扶起,一边在心里暗想,应该退了。

  一般来说,突厥人的兵器分长短两种,短兵器以马刀为主,以匕首、剑为辅,马刀也是突厥兵最常见的兵器。

  长兵器是以铁矛、马绊为主。

  所谓的马绊就是套马索,既是牧民的牧具,同时也可以作为兵器,比如之前突厥攻打右军车阵,就是用马绊破阵,还拖走了十几个士卒。

  但铁矛就不同了,虽然茫茫大草原上是有铁矿的,但人力不足,挖掘不易,所以铁料极为珍贵,一般的突厥兵就算有铁矛,也不过是矛尖是铁制的,枪杆还是木制的。

  但苏定方看得清楚,刚才那员突厥将领用的铁矛,整支都是铁制的,而且矛尖狭长,居然能破甲。

  对面的应该是阿史那一族最精锐的王帐兵,不然不会装备如此精良。

  其实去年几场大战也有王帐兵,颉利可汗还是被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为什么?

  不是因为王帐兵不敢死战,而是因为颉利可汗三度弃军而逃,才导致大军惨败,而阿史那·社尔却下令前移汗旗二十步,并高声传报,山丘下的王帐兵登时士气大振,拼死作战。

  见局面稳定住了,阿史那·社尔轻轻舒出一口气,回头张望,准备将后方已经勉强整队的援兵遣派到东侧击溃或逼退唐军一部……到那时候,虽然战场狭窄,但大股突厥骑兵也能以最擅长的方式迅速南下,迂回包操,将苏定方这股唐骑主力困住。

  唐军的左右两军虽然向中路靠拢,但都是步卒,难以出阵接应,就算敢来,也绝不是骑兵的对手。

  阿史那·社尔心里有着一股说不出的自豪感,与去年弃汗旗而逃的颉利可汗相比较,自己临危不惧,亲持汗旗前移,终大败唐军,重振阿史那一族威名。

  这个念头刚刚出现在脑海中,一阵苍凉的号角声突然传入耳中,阿史那·社尔与突利可汗都是一个激灵。

  草原胡人纵横沙场,汗旗只是一个标志,指挥作战都是以号角为主,两位可汗都是少年时期就开始上战场,对号角声太熟悉了,一听就知道不是己方的号角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