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446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善心里吐槽,嘴里却道:“棉花虽是小物,却于国于民,均有大利,臣当尽心竭力。”

  李渊笑了笑,“今日怀仁加冠,朕即赏骊山五汤,怀仁尽可挑之。”

  五口骊山汤?

  李善在心里琢磨了下,这个赏赐说不上多好,但也不差,以后骊山……李善?

  别以后没有华清池,只有李善汤了……

  第七百四十章 准备

  日月潭。

  李善无聊的翘着二郎腿坐在正堂门口,心里琢磨已经二月份了,也该干点事了……总不能天天在司农寺里混日子,自己前世可从来是艰苦奋斗的典范啊。

  同洲那边已经沟通过,据说人手、田地、耕牛都不缺,去年李善特地带了几家在代州试种棉花的农户迁居到庄子,也不缺乏经验。

  棉籽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李善毕竟前世是农家子,没吃过猪肉但也见过猪跑,心想一方面要注意种子萌芽时候的除草,另一方面要注意施肥……这个时代的肥料相对来说比较原始,积肥、沤肥之类的手段未必没有,但至少没有传播开。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棉花长成之后需要修枝去顶,抑制横向生长,否则棉桃数量和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去年李善正好战事连绵,后来采摘时候才发现这一点。

  正好乘这个机会出去躲一躲,苏定方节制北衙禁军一事的风波至今还没有停歇,为此李善受到了无数的关注,在延寿坊的宅子住了几天后,他就受不了天天登门的访客,又回了庄子……反正除了上早朝,其他时日上衙迟一点也无所谓。

  至于李世民那边……李善不觉得自己在对方眼中,能对夺嫡之争产生什么影响,最近导致了一系列麻烦的苏定方这个人他都完完全全的交出去了。

  其实凌敬私下提过,在李世民的规划中,李善在夺嫡之争中是没什么用处的,现在也差不多……当然了,在穿越者李善看来,或许自己会成为关键的人物。

  不过时机还不成熟,如今夺嫡日烈,李渊的态度也很明显,但还没到最后时刻,至少李世民本人还有入主东宫取而代之的希翼……宫变兵变,那是最后的退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