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413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文瓘记得,那日在太原,几乎所有的门阀都遣派子弟来迎,太原王氏设宴,温氏、郭家都有名士相陪,其中郭家的一位子弟如此评价,代地乃至河东,幸有邯郸王,故兴之。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个评价不算夸张,李善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恢复代州的兴盛,商路的开拓激活了整个河东道,他改变了大唐和突厥之间的战争局面,将战线推到雁门关外,使得河东终于有平静的岁月。

  的确不算夸张,因为历史上这个时候,唐朝还是将军队主力放置在并州,颉利可汗甚至联合突利可汗破关而入,要不是李世民玩了一出反间计,突厥很可能会饮马黄河。

  “怀仁瘦了。”第一个开口的宇文士及没有去说那些套话,“颇见风霜之色。”

  养了两个多月的伤,李善早就恢复过来了,但这场战事施加在他身上的影响,或许此生都不会褪去。

  “明年就要加冠了嘛。”柴绍笑着如此说,细细打量,虽依旧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但身为名将的柴绍却敏锐的察觉到那一抹笑容中的锐利。

  “四郎来信,怀仁看似如玉,战阵之中,锋锐如剑。”温彦博看向李善身后的苏定方、王君昊等人,轻声道:“陛下传令,今日为怀仁设宴夸功,定方、君昊一并赴宴。”

  李善有些惊讶,虽说此次大破突厥,意义非凡,但这样的待遇还是太过隆重,或许是对自己自请回朝的补偿?

  第六百七十七章 凌烟阁(上)

  两位国公,一位郡公出城相迎,一路指引直入皇城,这是极为隆重的礼节。

  朱雀门边,一身劲装的平阳公主含笑而来,太极宫外,宰辅中最赏识李善的江国公陈叔达为其引路……要不是有平阳公主在,李善都要疑神疑鬼了,这礼节是不是有点过了?

  但等李善站在太极宫东北角仰望牌匾的时候,整个人都僵住了,居然是在这儿!

  这是后世无数人心心所念之处,这是中晚唐无数重臣一生最高的追求,无数诗人们孜孜以求,在诗文中描绘这儿的宏伟以及这儿所代表的那些。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李贺的那句“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就连千年后的明代第一名臣张居正都写下“所希垂不朽,勋业在凌烟。”

  是的,李善即将踏入的就是这时候没什么名气,但在原时空中十多年后不朽的凌烟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