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166节(5 / 7)
“为国选才,如此诗文,却遭斥落,何以服众?”
斜斜靠在榻上的李渊细读长诗,渐渐的,身姿端正起来,口中不由吟诵,“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在长时间思索后,李善最终选择的是孤篇压倒盛唐的《春江花月夜》。
不为别的,只因为陈叔达。
原因很简单,《春江花月夜》是陈后主所创,而陈叔达是陈后主的弟弟。
一诗勾动心绪,这是李善在知道陈叔达主持科考事后才决定的。
虽然陈叔达一直没有插手科举,事实上即使没有他,封伦也不会真的让李善落榜……但李善的选择,的确起到了效果。
至少,直接把事儿捅到了李渊面前。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日看尽长安花
二月十五。
长安皇城,承天门大街边,尚书省门外,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和后世明清不同,隋唐时期的六部实际上是尚书省的下属机构,吏部也不例外。
今日放榜,磅单直接贴在尚书省面对承天门大街的墙壁上……并没有后世的唱名环节。
人群中,大部分是赴考的考生,但也有不少考生的亲朋好友……当然了,都是身份不凡的世家子弟,一般人哪里能进皇城。
这其中,最惹人关注的是站在外围的李善,身边环绕着七八人……都是听说李善落榜凑过来安慰的,王仁表、李楷自然在,还有房遗直、杜荷、长孙冲,李昭德已经挤到前头去看榜单了。
↑返回顶部↑
斜斜靠在榻上的李渊细读长诗,渐渐的,身姿端正起来,口中不由吟诵,“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在长时间思索后,李善最终选择的是孤篇压倒盛唐的《春江花月夜》。
不为别的,只因为陈叔达。
原因很简单,《春江花月夜》是陈后主所创,而陈叔达是陈后主的弟弟。
一诗勾动心绪,这是李善在知道陈叔达主持科考事后才决定的。
虽然陈叔达一直没有插手科举,事实上即使没有他,封伦也不会真的让李善落榜……但李善的选择,的确起到了效果。
至少,直接把事儿捅到了李渊面前。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日看尽长安花
二月十五。
长安皇城,承天门大街边,尚书省门外,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和后世明清不同,隋唐时期的六部实际上是尚书省的下属机构,吏部也不例外。
今日放榜,磅单直接贴在尚书省面对承天门大街的墙壁上……并没有后世的唱名环节。
人群中,大部分是赴考的考生,但也有不少考生的亲朋好友……当然了,都是身份不凡的世家子弟,一般人哪里能进皇城。
这其中,最惹人关注的是站在外围的李善,身边环绕着七八人……都是听说李善落榜凑过来安慰的,王仁表、李楷自然在,还有房遗直、杜荷、长孙冲,李昭德已经挤到前头去看榜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