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124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转头四顾,崔昊和魏征的立场截然不同,崔氏族人自然是站在崔昊那边,而其他几个人……张玄素怒目而视,凌敬冷眼旁观,李道玄及其麾下几员将校有点漫不经心。

  李善身边几人,马周盯着崔昊,嘴里念念有词,苏定方默然无语,而周二郎忿忿不平……这是有原因的。

  李善有些迟疑,之前已经得罪了崔昊,而魏征一力拉着自己北上贝洲……路上还在想着,可能火候还没到呢。

  但路上魏征就算流露出招揽之意,也没明确表示直接替太子招揽,也没有提及入东宫任职……李善对此还算勉强满意。

  如果现在自己接手这件事……如果接手,必然顺从心意,为方四郎做主。

  往小里说,这是对自己仁义之名的再升华,也是在维护自己的人设。

  往大里说,这是在安抚山东百姓……使战乱不起,不是什么坏事。

  但问题在于,这样一来,虽然不能说得罪了整个清河崔氏,但却将崔昊这个东宫太子千牛得罪到家了。

  之前火候不到,如若接手,怕是火候要过了……锅说不定都焦了。

  在众多凝重视线的注视下,李善来回踱了几步,眼神闪烁不定,低声问:“多少田产?”

  李道玄一怔,他可是不管这些事的,张玄素上前几步,“两百余亩良田。”

  李善使了个眼色,走到拐角处。

  跟上来的是清河令崔虔,此人是清河大房子弟,是崔宗伯长子崔休后裔,前隋冀州刺史崔儦幼子,与前隋越国公杨素乃是姻亲。

  李善来到这个时代一年多了,与陇西李氏、太原王氏子弟均有来往,知晓世家大族中,并没有后世印象中所谓的族长这个位置。

  如清河崔氏,分为六房,定居在贝洲的是清河大房、清河小房两支,同气连枝,族中大事均由族老商议,话语权要么依靠在朝的官员,要么是已然致仕的官员,当然也要考虑在族中的威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