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7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七伯说笑了,《史记》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李善强颜欢笑道:“所谓千金一诺,当日议定,小子如何能反悔?”

  朱玮捋须大赞,转头看向朱氏,“虽说如此,但若明日探查,东山寺不被裁撤……日后你二人落户、建房、置地,均需银钱,这样吧,无论多寡,大郎分五成利。”

  李善躲在一边,看那两人来回推辞,心想若是要新建宅子,要不要建个四合院……

  最后在李善的劝解后才定下来,李家得利三成,其余七成日后另作他用。

  朱玮叹息道:“活人性命,解寺庙危机,又……如此大恩,大郎等着,那日你说纳妾纳色,必给你挑两个千娇百媚的女娃!”

  李善愣了下,郑重其事的行了一礼,“长者赐不敢辞。”

  第十一章 李氏英杰

  长安宫城之西,有一座算不上宏伟,但满城文士都羡慕嫉妒的建筑,这就是秦王李世民半年前才设立的“文学馆”。

  为什么羡慕?

  李世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搜罗二十万卷书置于此地,即使是五姓七家的嫡系子弟,哪个能不动心呢?

  十八学士之名已然响彻京中,学士入馆,时人称之为登瀛洲。

  文学馆中,讲经论文,吟诗作赋,引礼度而成典则,畅文辞而咏风雅,李世民每日引见,从不懈怠,甚至部分秦王府的事务都转移到文学馆来处理,毕竟文学馆的学士都兼秦王府的署官。

  今年才二十三岁的李世民攻伐天下,血战沙场,锐气逼人,但如今盘腿坐在上首,温文儒雅,当下首学士开口时,他总凝神静听,很是专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的确不让薛司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