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137节(4 / 7)
优秀的下属是不能对顶头上司说出太难听的话的,王府属官更不该拒绝亲王合理的要求,于是绣虎和校尉都保持了可疑的沉默。
直到走下船,西州刺史上前问好,当头丢下一个好消息:“京中传讯,天使已在望海州等候秦王了。圣上爱子,太子关照幼妹,担忧南边暑热,送的是夏日的衣物用具。”
这下,望海州是非去不可了。
第232章
鼎城之乱后, 诸多世家吸取崔家灭门的教训,令族中老小分散多处,或是回族地, 或是南下江南各州。
世族多有高官厚禄者, 从前更有世家操纵皇室如“王与马共天下”之故事,因而大周皇帝力求削减世家威势声名。叛乱中崔家上下男丁沦丧, 从叛军手中救回的几个娘子与少数几个外任的崔姓官员成了偌大家族的独苗, 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崔家, 声势大减, 加之鼎城中崔家大火,牌位、族谱毁于其中, 如今已经称不上是望族了。
西州因水利通达, 商贾如织, 人口繁茂。西州与望海州两处,最受世族青睐,两州刺史俱是皇帝钦点上任, 与望海州刺史王襄名门之后不同,西州刺史杜仲雅庶民出身,皇帝心腹、曾随侍吴王身侧。
姬无拂初听人介绍, 并不知其人,见面才恍然:“……雅阿姊, 近几年你我之间倒见得少了。”
她印象中姊妹间称呼是极为随意的,其她妾隶则以官职称呼,大雅小雅与她年岁差的太多,相处很少, 这是她头一回听小雅的大名。
大雅、小雅原是皇帝早年从外带回的孤女,因是皇帝赐名, 外人皆知二人受皇帝照拂,正式的姓名反倒不为人知了。两人入学时,师傅要求禀明大名,二人商量之后自认森林土地为再生之母,愿以杜为姓。
大雅为杜伯雅,小雅为杜仲雅。
“外任上,难免少了许多回京的时候。住所已经安排妥当,还请秦王与我来。”杜仲雅是去年四月上任西州刺史,一年过去,此地事务官吏一概了然于胸,与秦王行路、交谈之际便将州中官吏、当地望族简单交代了一遍。
原先在鼎城的世族姬无拂了解的不多,略略知道个大概,唯有那几家最出名的能稍微叫得上族老、族人姓名。挪进西州的几家中,姬无拂只认得一个姓,赵。
姬无拂犹记得,玉照同母的男兄崔大是嫁给赵家娘子,便问:“赵家族亲住到西州了?赵郎中何在?”
说起玉照,难说是运气好还是不好。崔家灭门,牵累了玉照的母亲临月和崔大,崔大当场就死了,临月则不幸困在叛军中奔波数月,好不容易救回来又病倒了。年近六十的人,又是享受了一辈子富贵锦绣,禁不住惊吓,缠绵病榻一整年,近日去世了。
↑返回顶部↑
直到走下船,西州刺史上前问好,当头丢下一个好消息:“京中传讯,天使已在望海州等候秦王了。圣上爱子,太子关照幼妹,担忧南边暑热,送的是夏日的衣物用具。”
这下,望海州是非去不可了。
第232章
鼎城之乱后, 诸多世家吸取崔家灭门的教训,令族中老小分散多处,或是回族地, 或是南下江南各州。
世族多有高官厚禄者, 从前更有世家操纵皇室如“王与马共天下”之故事,因而大周皇帝力求削减世家威势声名。叛乱中崔家上下男丁沦丧, 从叛军手中救回的几个娘子与少数几个外任的崔姓官员成了偌大家族的独苗, 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崔家, 声势大减, 加之鼎城中崔家大火,牌位、族谱毁于其中, 如今已经称不上是望族了。
西州因水利通达, 商贾如织, 人口繁茂。西州与望海州两处,最受世族青睐,两州刺史俱是皇帝钦点上任, 与望海州刺史王襄名门之后不同,西州刺史杜仲雅庶民出身,皇帝心腹、曾随侍吴王身侧。
姬无拂初听人介绍, 并不知其人,见面才恍然:“……雅阿姊, 近几年你我之间倒见得少了。”
她印象中姊妹间称呼是极为随意的,其她妾隶则以官职称呼,大雅小雅与她年岁差的太多,相处很少, 这是她头一回听小雅的大名。
大雅、小雅原是皇帝早年从外带回的孤女,因是皇帝赐名, 外人皆知二人受皇帝照拂,正式的姓名反倒不为人知了。两人入学时,师傅要求禀明大名,二人商量之后自认森林土地为再生之母,愿以杜为姓。
大雅为杜伯雅,小雅为杜仲雅。
“外任上,难免少了许多回京的时候。住所已经安排妥当,还请秦王与我来。”杜仲雅是去年四月上任西州刺史,一年过去,此地事务官吏一概了然于胸,与秦王行路、交谈之际便将州中官吏、当地望族简单交代了一遍。
原先在鼎城的世族姬无拂了解的不多,略略知道个大概,唯有那几家最出名的能稍微叫得上族老、族人姓名。挪进西州的几家中,姬无拂只认得一个姓,赵。
姬无拂犹记得,玉照同母的男兄崔大是嫁给赵家娘子,便问:“赵家族亲住到西州了?赵郎中何在?”
说起玉照,难说是运气好还是不好。崔家灭门,牵累了玉照的母亲临月和崔大,崔大当场就死了,临月则不幸困在叛军中奔波数月,好不容易救回来又病倒了。年近六十的人,又是享受了一辈子富贵锦绣,禁不住惊吓,缠绵病榻一整年,近日去世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