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129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姬若木笑吟吟:“谁的规矩?”

  “谁的规矩都好,长姊就是长姊。”姬无拂面无表情地凝视窗外明月,神色间添了两分与皇帝仿佛的凛然。

  可能这就是血缘的奥妙之处。

  姬若木目光在灯火下闪烁,启唇吐露一个又一个旧事:“卫国公曾经明媒正娶的夫婿杨子青,是温太主驸马家的人,亲眷全部死在谋反案里了,包括杨驸马。但是温太主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帮杨家留了三个小儿,杨子青和两个妹妹。杨子青为卫国公出谋划策,他的妹妹自然是捏在卫国公的手里,两个都被卫国公改头换面安顿在吴家。”

  姬无拂接下后面的话:“一个留在吴家招赘,一个嫁进崔家旁支。她们的孩子应该和闵玄鸣差不多大。伤了长姊手臂的吴氏正有个崔姓的妻家,我还疑惑过,崔家竟能与吴家旁支联姻,原是有这一层在里面。”

  “杨子青是个既貌美又聪慧的男人,即便身体差一些,也瑕不掩瑜。”

  不然卫国公不会用他。

  “他的妹妹自然也不会太差,一个有才华的男人家中,往往要有更出彩的女人,要么是母亲,要么是姊妹,亦或者两者皆是。”

  那一桩谋反案的卷宗阿四看过,昭宗年间,当时的太上皇还是太子正值临盆,推算齐王和晋王的生辰,正好能对得上。而齐王与谢有容是同母兄妹,生母清河郡主,只剩下温太主所生的齐王。

  齐王和晋王的身世虽不为外人道,上一辈的大人并不对孩子们加以隐瞒。

  也就是说,明面上是太子临盆,真正生产的人是清河郡主和温太主,借机谋事的人却是温太主的驸马家。

  至亲至疏夫妻,多少讽刺就在此间了。

  “所以说啊,杨子青的母亲是个相当有远见的女人,将孩子们送到了温公主府上,避开一劫。”姬若木半垂着眼,补上最后一点,“聪明的孩子总是记性很好,她们从不忘记母亲,也无法忘记母亲。甚至要比她们甘心安于现状的男兄杨子青,记得更深。”

  第217章

  为了数十年前的仇恨, 搭上自己和孩子性命,这真的值得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