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119节(3 / 7)
人老了病了注定要与死亡为伍,而这座鼎都也足够老了,就像这自秦时起、压迫在所有人头顶的、延续的皇权。
太上皇收到消息后也病了,她与淑太主的感情尚可,老来作伴的姊妹陡然离世,给太上皇造成不小的打击。太上皇年逾古稀,不适合再拖着病体奔波,被医师建议留在九重宫修养,不能回来送妹妹最后一程。
久不出现在人前的温太主露了一面,她年轻时沉湎酒色,老来身体总有些小毛病,不爱外出见人。时间长了,鼎都内的人几乎都快忘记宗室还有这样一位老人。
她大概从未想过小自己三岁的淑太主反而会走在前面,在淑太主灵位前呆坐许久。
阿四再次见到太上皇与温太主时,发觉两人一夜间被抽走了年华,暮气浮上脸庞。
淑太主的死亡像是一个阎罗久候的开始,老人们脆弱的身躯跟随时代的变迁而飘散,鼎都内各大坊市时有白事发生,丧乐奏满了载初十四年的夏日。每年盛夏和寒冬总要带走一些人,只是今年的更加刺目些。
幸运的是,今年地府的名单里依旧没有阿四亲近且熟悉的人。
大人们见惯了死生无常,并不像孩子一样能生出多余的伤情。北境快马加鞭赶回来一支五十人的队伍,领头者是卫国公世子闵玄鸣。辅国公吴女侯过身,闵玄鸣代替母亲赶回奔丧,先入宫见过皇帝,而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吴家老宅。
辅国公的军旅生涯以四十岁与丈夫割袍断义为起点,守边二十余载,七十解甲,一百零三岁离世,当的上喜丧。她的独子闵清沁为承袭吴家的爵位,现学了淑太主的手笔,自闵姓改回吴姓,降等袭爵为顺化郡公。
丧事和丧事也是不同的,阿四睡前从雪姑口中听完了吴女侯堪称传奇的一生,长舒一口气:“老将军的女儿真是幸福啊,有这样伟岸的母亲,且在七十七岁才与母亲分别。”
要是她也能七老八十了才送走皇帝阿娘就好了,八十岁就死,不敢想象这该是多快乐的一生啊。
“四娘该睡了。”雪姑掖好床边被角,合拢床幔。
临近迁都,各类流言见风就长,皇帝不会因此更改迁都的决定,而是拟定了迁都后的年号。
在皇帝纵容之下,阿四扒开初拟的诏书看过,写有如意二字。
载初十四年八月初八,诸事皆宜、不避凶忌的黄道吉日。
↑返回顶部↑
太上皇收到消息后也病了,她与淑太主的感情尚可,老来作伴的姊妹陡然离世,给太上皇造成不小的打击。太上皇年逾古稀,不适合再拖着病体奔波,被医师建议留在九重宫修养,不能回来送妹妹最后一程。
久不出现在人前的温太主露了一面,她年轻时沉湎酒色,老来身体总有些小毛病,不爱外出见人。时间长了,鼎都内的人几乎都快忘记宗室还有这样一位老人。
她大概从未想过小自己三岁的淑太主反而会走在前面,在淑太主灵位前呆坐许久。
阿四再次见到太上皇与温太主时,发觉两人一夜间被抽走了年华,暮气浮上脸庞。
淑太主的死亡像是一个阎罗久候的开始,老人们脆弱的身躯跟随时代的变迁而飘散,鼎都内各大坊市时有白事发生,丧乐奏满了载初十四年的夏日。每年盛夏和寒冬总要带走一些人,只是今年的更加刺目些。
幸运的是,今年地府的名单里依旧没有阿四亲近且熟悉的人。
大人们见惯了死生无常,并不像孩子一样能生出多余的伤情。北境快马加鞭赶回来一支五十人的队伍,领头者是卫国公世子闵玄鸣。辅国公吴女侯过身,闵玄鸣代替母亲赶回奔丧,先入宫见过皇帝,而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吴家老宅。
辅国公的军旅生涯以四十岁与丈夫割袍断义为起点,守边二十余载,七十解甲,一百零三岁离世,当的上喜丧。她的独子闵清沁为承袭吴家的爵位,现学了淑太主的手笔,自闵姓改回吴姓,降等袭爵为顺化郡公。
丧事和丧事也是不同的,阿四睡前从雪姑口中听完了吴女侯堪称传奇的一生,长舒一口气:“老将军的女儿真是幸福啊,有这样伟岸的母亲,且在七十七岁才与母亲分别。”
要是她也能七老八十了才送走皇帝阿娘就好了,八十岁就死,不敢想象这该是多快乐的一生啊。
“四娘该睡了。”雪姑掖好床边被角,合拢床幔。
临近迁都,各类流言见风就长,皇帝不会因此更改迁都的决定,而是拟定了迁都后的年号。
在皇帝纵容之下,阿四扒开初拟的诏书看过,写有如意二字。
载初十四年八月初八,诸事皆宜、不避凶忌的黄道吉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