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1 / 3)
恭亲王能猜到这一点,咸丰一点也不意外,因为恭亲王本就是大清的第一智囊。
“可是,臣尚有一事不明,请皇上明示。”恭亲王道。
“你是想问击退太平反贼一事?”咸丰道。
咸丰也是聪慧之人,自然也能估到恭亲王话中之意。
“没错。”恭亲王并不避讳这个问题。
恭亲王知道,在他被下狱之前,局势已是岌岌可危,按当时的情况,清军是不可能击退太平军的,但是,咸丰现如今却是完好无损,安然无恙地站在他面前与他说话,那只能说明一点,太平军退走了,而太平军又是不可能自己走的,那只能有一个答案,咸丰击退了太平军,可是,咸丰又是如何击退太平军的呢?
恭亲王心中是疑惑重重。
“告诉你也无妨,反正咱们君臣之间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朕是借助洋人的力量。”咸丰道。
做都已经做了,咸丰没想过要隐瞒什么,况且,纸是包不住火的,迟早有一点,众人都会知道的。
“皇上,您还是走了这一步。”恭亲王沮丧地道。
恭亲王虽早已料到,但亲耳听见这话从咸丰的嘴里面讲出来,还是有点不适应。
“朕也是没办法,难道你要朕将这江山就这么送出去吗?”咸丰无奈地道。
恭亲王一时沉默。
恭亲王这几天在牢中也是不断地在反思,到底是皇上做错了,还是自己做错了,到最后,有一点,他算是想通了,那就是,咸丰真的很难做,不请洋人帮忙,大清就得玩完,请洋人帮忙,那是引狼入室,还要留下千古的骂名,而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不但不能为君分忧,反而却要逼迫自己的皇上,确实有些不应该呀。
所以,当咸丰提起洋人之事时,恭亲王也没了以前那么大的反应,而且,他已下定决心,将洋人一事揽到自己身上来,对外人就说,请洋人帮忙,是他恭亲王出的主意,与咸丰无关。
↑返回顶部↑
“可是,臣尚有一事不明,请皇上明示。”恭亲王道。
“你是想问击退太平反贼一事?”咸丰道。
咸丰也是聪慧之人,自然也能估到恭亲王话中之意。
“没错。”恭亲王并不避讳这个问题。
恭亲王知道,在他被下狱之前,局势已是岌岌可危,按当时的情况,清军是不可能击退太平军的,但是,咸丰现如今却是完好无损,安然无恙地站在他面前与他说话,那只能说明一点,太平军退走了,而太平军又是不可能自己走的,那只能有一个答案,咸丰击退了太平军,可是,咸丰又是如何击退太平军的呢?
恭亲王心中是疑惑重重。
“告诉你也无妨,反正咱们君臣之间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朕是借助洋人的力量。”咸丰道。
做都已经做了,咸丰没想过要隐瞒什么,况且,纸是包不住火的,迟早有一点,众人都会知道的。
“皇上,您还是走了这一步。”恭亲王沮丧地道。
恭亲王虽早已料到,但亲耳听见这话从咸丰的嘴里面讲出来,还是有点不适应。
“朕也是没办法,难道你要朕将这江山就这么送出去吗?”咸丰无奈地道。
恭亲王一时沉默。
恭亲王这几天在牢中也是不断地在反思,到底是皇上做错了,还是自己做错了,到最后,有一点,他算是想通了,那就是,咸丰真的很难做,不请洋人帮忙,大清就得玩完,请洋人帮忙,那是引狼入室,还要留下千古的骂名,而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不但不能为君分忧,反而却要逼迫自己的皇上,确实有些不应该呀。
所以,当咸丰提起洋人之事时,恭亲王也没了以前那么大的反应,而且,他已下定决心,将洋人一事揽到自己身上来,对外人就说,请洋人帮忙,是他恭亲王出的主意,与咸丰无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