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冯子材策略的改变,让武昌方向的守军有了喘息之机,对黄旭他们来说,也是好事,这样一来,太平军就可以集中精力先解决合肥的问题。

  说起合肥,现在对峙双方基本上都将焦点集中了在湘军身上。

  太平军一方是在等待湘军选择最佳的起义时机,以便施展里应外合之计。而僧格林沁则是想尽一切办法,意欲将湘军这个心腹大患给除去,以永绝后患。

  面对这样的形势,湘军,这个昔日大清国之人眼中的骄子,便成了双方争夺的重要棋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合肥城的攻守之成败,九成在于湘军最后的归宿。

  湘军是万劫不复,还是逃出生天,迎接更美好的明天,一切都靠他们自己。。

  这道理,旁人明白,李鸿章等人心里更加明白,所以,他们不愿意借别人之手来断定自己的命运,他们定要将湘军的命运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在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地准备之后,湘军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接近完成,他们只等最后找个合适的时机来进行发动。

  皇天不负有心人,机会终于来了。

  李鸿章他们收到消息,僧格林沁与恭亲王奉咸丰皇帝之命,将会在三天之后率军去驻马店慰问守城的将士,而且他们这次还会带走大部分的神策军。如果真是这样,一旦僧格林沁与恭亲王,还有部分的神策军离开,那李鸿章等人就可以趁这二位主脑人物不在合肥城的机会,一举将合肥城拿下。

  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消息。

  但是,事情真如他们想象的这样简单吗?

  三天的时间一滑而过,这一天,僧格林沁与恭亲王果真是带了十万神策军连同御赐之物,去了驻马店,他们临走之前,特别召见了李鸿章,除了假心假意地虚寒问暖之外,重点叮嘱他。要他务必配合神策军剩下的将士守好合肥城,在他们不在的这段时间,一定要保证合肥城能平安无事。

  李鸿章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他在,只要湘军在,那合肥城一定可保无虞,僧格林沁与恭亲王听了之后,对李鸿章的回答是相当的清意,所以。免不了又对李鸿章和湘军大肆表扬一番,然后,没有任何怀疑地出了城。

  李鸿章在亲眼看到僧格林沁与恭亲王出城之后,这才急急忙忙地回到湘军的驻地,他要立即召集众将,商议起事大事。

  李鸿章所在的大帐之中,灯火通明,气氛热烈,胜利就在眼前,怎能不令他们兴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