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2 / 2)
当天晚上,黄旭吩咐负责看管僧格林沁的士卒,找机会故意放走僧格林沁,并且在放走僧格林沁之后,还要安排人追捕,以此制造出一种假象,让僧格林沁及清方坚信,僧格林沁不是太平军故意放走的,而是僧格林沁自己找机会逃跑的,这样一来,僧格林沁将来所说之言,将更能坚清军高层之心,让他们真正相信曾国藩投降之事已是既成的事实。
黄旭此计如能成功,那曾国藩将不得不投降也。
在黄旭的授意下,在太平军的配合下,僧格林沁成功地”逃回”了合肥城。
在确定僧格林沁安全地回到了合肥城之后,黄旭便静等最后的结果。
合肥城中,李鸿章已经收到了咸丰的圣旨,他被要求代替被俘的僧格林沁出任清军的临时主帅。这消息也太突然了
本来在得知僧格林沁被人抓走之后,他还有点担心军心不稳,谁知,清军一切如常,并没有因为僧格林沁的被擒而出现任何状况。后来经过了解,李鸿章弄清楚了这其中的原因,首先。虽然僧格林沁前段时间已被任命为主帅,但实际上他并没能真正介入军中的事务,尤其是湘军,所以,他的走或留,对大军来讲,不会有任何影响。其次,清军已经经历过曾国藩被擒之事,神经已经被锻炼的极其坚韧,一般情况下,此类事情已很难再使他们有任何动摇。
李鸿章在受命之后,深知责任重大,内心实是有点忐忑,虽然他之前不止千百次地想过能有这样独挡一面的机会,但这样的机会却来的不是时候,现在,整个前线可谓是危急四伏,内忧外患,他实在是没有把握将整个局面维持好,但是,旨意已下,他就是不想做,都必须做了。
正在李鸿章犹豫间,恭亲王的书信又到了,恭亲王在书信中将自己力荐李鸿章出任主帅一事做了说明,并说他奉旨到前线督办军务,不日将到,到时再与李鸿章详谈。
李鸿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将自己送上这个位置的是恭亲王。
李鸿章见过恭亲王的书信之后,不由地苦笑不已,他不知道自己是应该感谢恭亲王呢,还是应该骂他,自己原本是候任的江宁巡抚,本可以远离这是非之地,可恭亲王偏偏要将自己置于这事非之位,他除了苦笑,还能做什么呢?
不论如何,这面子上的事,他必须做足十成十,他一面做着主帅应该做的事,一面收拾好一切,等候恭亲王的到来。
不过,恭亲王没有等到,他却等来了另一位王爷,那就是从太平军中脱身而回的僧格林沁。僧格林沁的突然出现,让黄旭始料未及,但他却知道,这问题是越来越复杂了。
他先将僧格林沁安排到之前的下榻之处,但他并没有向僧格林沁说明自己出任主帅之事,只是关心地询问起僧格林沁被擒之事的经过。 ↑返回顶部↑
黄旭此计如能成功,那曾国藩将不得不投降也。
在黄旭的授意下,在太平军的配合下,僧格林沁成功地”逃回”了合肥城。
在确定僧格林沁安全地回到了合肥城之后,黄旭便静等最后的结果。
合肥城中,李鸿章已经收到了咸丰的圣旨,他被要求代替被俘的僧格林沁出任清军的临时主帅。这消息也太突然了
本来在得知僧格林沁被人抓走之后,他还有点担心军心不稳,谁知,清军一切如常,并没有因为僧格林沁的被擒而出现任何状况。后来经过了解,李鸿章弄清楚了这其中的原因,首先。虽然僧格林沁前段时间已被任命为主帅,但实际上他并没能真正介入军中的事务,尤其是湘军,所以,他的走或留,对大军来讲,不会有任何影响。其次,清军已经经历过曾国藩被擒之事,神经已经被锻炼的极其坚韧,一般情况下,此类事情已很难再使他们有任何动摇。
李鸿章在受命之后,深知责任重大,内心实是有点忐忑,虽然他之前不止千百次地想过能有这样独挡一面的机会,但这样的机会却来的不是时候,现在,整个前线可谓是危急四伏,内忧外患,他实在是没有把握将整个局面维持好,但是,旨意已下,他就是不想做,都必须做了。
正在李鸿章犹豫间,恭亲王的书信又到了,恭亲王在书信中将自己力荐李鸿章出任主帅一事做了说明,并说他奉旨到前线督办军务,不日将到,到时再与李鸿章详谈。
李鸿章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将自己送上这个位置的是恭亲王。
李鸿章见过恭亲王的书信之后,不由地苦笑不已,他不知道自己是应该感谢恭亲王呢,还是应该骂他,自己原本是候任的江宁巡抚,本可以远离这是非之地,可恭亲王偏偏要将自己置于这事非之位,他除了苦笑,还能做什么呢?
不论如何,这面子上的事,他必须做足十成十,他一面做着主帅应该做的事,一面收拾好一切,等候恭亲王的到来。
不过,恭亲王没有等到,他却等来了另一位王爷,那就是从太平军中脱身而回的僧格林沁。僧格林沁的突然出现,让黄旭始料未及,但他却知道,这问题是越来越复杂了。
他先将僧格林沁安排到之前的下榻之处,但他并没有向僧格林沁说明自己出任主帅之事,只是关心地询问起僧格林沁被擒之事的经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