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 / 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亡魂何处出,阎王遥指祭祀台。”
这首诗再次在魏西子的脑海中浮过,糟糕!自己当时已经意识到了危险,这么显而易见的提醒和预兆,自己为什么还要来,如果昨晚自己找个理由拒绝,姑姑一定可以说服皇上,今日不让自己顶替。
怎么会这样,魏西子有些晕厥之感,欲哭无泪,因为第三次将香头从火盆中抬起,结果依旧相同。
台上的后宫女主已经惊讶无比,但却无人站出来说什么,有些人知道魏西子的身份,有些人虽然不知,但也知道她是替贤妃上香。
台上的人沉默观望着,台下的人可是情不自禁议论之声越来越大,一些言官目光愤愤,一些武将怒火冲天。
隆宛皇后轻声说道,“皇上,此事可大可小,祭祀两位先皇的仪式不能停下,你得有个态度。”
正信皇帝是个霸道之人,也只有隆宛皇后敢在他跟前这样说话,正信皇帝不是个犹豫之人,也不是个心慈手软之人,可是魏西子的身份确实太为敏感。
正信皇帝心中想着,三弟镇北王在蒙古也有些拥兵自重,大哥闲王在广东颇有名望,魏应权军权在握镇守西南,此时得罪魏应权可不是个明智之举。
但如果不办魏西子,如何维护这浩荡皇威。
“皇上,下边儿的大臣们骚动不满,皇上再不定夺,恐引来群臣猜疑,私下议论此女怕是有所不妥。”
方秉盛手持拂尘,低头说着,这句话说得很周道,什么是猜疑见仁见智,正信皇帝心中也有一个,那便是群臣以为自己这个皇帝怕了魏应权!
正信皇帝立刻做出了决断,“冯望海,宣朕旨意,魏西子亵渎先皇,将其先行收押!”
第52章 死里逃生
冯望海轻轻瞅了方秉盛一眼,心里能不知道今日这事儿另有隐情吗。
方秉盛是隆宛皇后的人,这二人在皇上跟前煽风点火的,只怕别有用心啊。
↑返回顶部↑
这首诗再次在魏西子的脑海中浮过,糟糕!自己当时已经意识到了危险,这么显而易见的提醒和预兆,自己为什么还要来,如果昨晚自己找个理由拒绝,姑姑一定可以说服皇上,今日不让自己顶替。
怎么会这样,魏西子有些晕厥之感,欲哭无泪,因为第三次将香头从火盆中抬起,结果依旧相同。
台上的后宫女主已经惊讶无比,但却无人站出来说什么,有些人知道魏西子的身份,有些人虽然不知,但也知道她是替贤妃上香。
台上的人沉默观望着,台下的人可是情不自禁议论之声越来越大,一些言官目光愤愤,一些武将怒火冲天。
隆宛皇后轻声说道,“皇上,此事可大可小,祭祀两位先皇的仪式不能停下,你得有个态度。”
正信皇帝是个霸道之人,也只有隆宛皇后敢在他跟前这样说话,正信皇帝不是个犹豫之人,也不是个心慈手软之人,可是魏西子的身份确实太为敏感。
正信皇帝心中想着,三弟镇北王在蒙古也有些拥兵自重,大哥闲王在广东颇有名望,魏应权军权在握镇守西南,此时得罪魏应权可不是个明智之举。
但如果不办魏西子,如何维护这浩荡皇威。
“皇上,下边儿的大臣们骚动不满,皇上再不定夺,恐引来群臣猜疑,私下议论此女怕是有所不妥。”
方秉盛手持拂尘,低头说着,这句话说得很周道,什么是猜疑见仁见智,正信皇帝心中也有一个,那便是群臣以为自己这个皇帝怕了魏应权!
正信皇帝立刻做出了决断,“冯望海,宣朕旨意,魏西子亵渎先皇,将其先行收押!”
第52章 死里逃生
冯望海轻轻瞅了方秉盛一眼,心里能不知道今日这事儿另有隐情吗。
方秉盛是隆宛皇后的人,这二人在皇上跟前煽风点火的,只怕别有用心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