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217节(2 / 7)
又尝试了放置关隘、城台和烽火台图标,这些倒是没有距离限制。
险峻多变的地形地段,关隘有可能百里之内有两三处,城台和烽火台也同理。
转述完规律,周邈自己先道:“与城堡一个道理,这些关隘、城台和烽火台也不能贪多,适度最好。”
“来吧!摆出舆图!”
“我已经摸清设置方法,我们先来确定长城路线!”
因为旁人看不见系统界面,周邈就比照着舆图,开始转述。
“路线比较容易确定。主要是我们行进过程中,有迂回往复的地段,同时有两条或数条路线。删掉多余的,保留最佳路线就行……”
而且系统给出的路线,即便同段有数条,也都是符合长城依坡就险、建于脊部的规律的。
不必要求太高的精确度。
比照着舆图,自西向东,周邈开始一段一段地双击删除、确认路线。
西段鲜少有多条重复的,到东段后,因受东胡人劫掠影响,时常进进退退、迂回绕路,才频繁出现多条路线的情况。
花费一刻钟时间,路线确认完毕。
“点击确认提交!”周邈点击提交,盯住系统界面。
“好的!路线确认后,就可以开始长城结构的设计与确认了!”
“……”
↑返回顶部↑
险峻多变的地形地段,关隘有可能百里之内有两三处,城台和烽火台也同理。
转述完规律,周邈自己先道:“与城堡一个道理,这些关隘、城台和烽火台也不能贪多,适度最好。”
“来吧!摆出舆图!”
“我已经摸清设置方法,我们先来确定长城路线!”
因为旁人看不见系统界面,周邈就比照着舆图,开始转述。
“路线比较容易确定。主要是我们行进过程中,有迂回往复的地段,同时有两条或数条路线。删掉多余的,保留最佳路线就行……”
而且系统给出的路线,即便同段有数条,也都是符合长城依坡就险、建于脊部的规律的。
不必要求太高的精确度。
比照着舆图,自西向东,周邈开始一段一段地双击删除、确认路线。
西段鲜少有多条重复的,到东段后,因受东胡人劫掠影响,时常进进退退、迂回绕路,才频繁出现多条路线的情况。
花费一刻钟时间,路线确认完毕。
“点击确认提交!”周邈点击提交,盯住系统界面。
“好的!路线确认后,就可以开始长城结构的设计与确认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