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1 / 2)
“先生所言,不无道理,那就以赵王为入川主帅,即日整备兵马启行!”
李渊的命令下达了没有个把时辰,裴寂和刘文静还在拟定主帅之外的其他调动人事细节,九成宫外一骑飞马赶来,直入宫中,给李渊带来了蜀地的急报。李渊并没有让刘文静等回避,就在两仪殿上当着这些谋士,听取了汇报。
“回禀陛下!蜀中急报!二十日前,夔州城破,夷陵通守许绍被伪梁萧铣擒获,凌迟处死,满门灭绝。两日后,蜀郡留守、剑南道观察使独孤凌云举成都正式归顺萧铣,蜀中绵竹以南诸郡县,已经归属伪梁!此份急报乃是几经辗转之后,由义城郡守发回。”
李渊砰然坐回龙椅上,咬牙切齿了一会儿,才算是恢复了冷静,“看来,已经不需要让赵王入川了……”
刘文静和裴寂一听就急了,知道李渊是被突如其来的噩耗打蒙了,赶紧哭丧着劝说:“陛下不可啊!越是惊闻噩耗,我军越是要兵贵神速。纵然丢了成都,好歹还能看出义城郡守是心向我大唐的,朝廷大军急速南下,好歹还能确保剑阁以北诸处,或者再慢一些,至少保住东川汉中,还请陛下速做决断!”
李渊好歹算是清醒了一些,心说果然如此,要是这时候不争一下,那真是一点儿汤汤水水都不剩了,丢了成都,难道就整个蜀地都不要了?剑阁以北好歹还有汉中盆地呢,这些都是富庶之地啊。
“是朕一时糊涂了,二位所言不错——原有命令不变,让李孝恭再加速南下,日夜兼程,能够多抢回多少地方便算多少。若是可以与萧铣在剑阁对峙,那便……哎”
他原本想说,那便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可是转念一想,半个时辰前自己还打算着可以全收蜀地呢,怎么如今就已经变成了只要收复剑北就已经意外之喜了?人,还真是容易满足。
第十章 不争
蜀郡,成都。
蜀郡留守、剑南道观察使独孤凌云,带着几个弟弟独孤平云、独孤彦云等一起,齐刷刷在成都城的南门外郊迎三十里,设置了宏大的仪仗,等待大梁皇帝萧铣入城。
他正式宣布归顺大梁,还是十几天前的事情,不过就好像后世“通电”如何如何,和实际动手之间,总有个时间差,归顺朝廷到迎接圣驾,自然也有时间差,他们总得等到萧铣把许绍的残部肃清干净了,萧铣才会亲自来成都转悠一圈。
这一圈,是必须要转悠的,因为正如此前所述,“入川不利主帅”的梗,在华夏文明可是流传了上千年了,从秦汉三国到六朝,外来的统治者灭蜀地政权者不少,但是被派来伐蜀的主帅却很难逃脱打下蜀地后关门割据的嫌疑。
东汉光武帝手下大将岑彭,作为伐蜀主帅,在讨伐公孙述的过程中遇刺身亡;三国末年的邓艾钟会,情况和岑彭也差不了多少;后来十六国中的成汉政权,立国与灭国都是在权臣或者外来将领攻灭蜀地原有统治后就地另起炉灶的。
仅有的两次外来政权灭蜀后直接站稳脚跟没有分裂乱局的,无非是刘备入川和桓温入川——但是刘备和桓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身为人君或者说朝廷的实际掌权者,没有假手外人来当伐蜀主帅,而是亲自操刀上阵挂帅。正是他们的亲力亲为,让蜀地这块太容易闭关自守自成体系的地盘,在汉末和东晋时没有分裂。
↑返回顶部↑
李渊的命令下达了没有个把时辰,裴寂和刘文静还在拟定主帅之外的其他调动人事细节,九成宫外一骑飞马赶来,直入宫中,给李渊带来了蜀地的急报。李渊并没有让刘文静等回避,就在两仪殿上当着这些谋士,听取了汇报。
“回禀陛下!蜀中急报!二十日前,夔州城破,夷陵通守许绍被伪梁萧铣擒获,凌迟处死,满门灭绝。两日后,蜀郡留守、剑南道观察使独孤凌云举成都正式归顺萧铣,蜀中绵竹以南诸郡县,已经归属伪梁!此份急报乃是几经辗转之后,由义城郡守发回。”
李渊砰然坐回龙椅上,咬牙切齿了一会儿,才算是恢复了冷静,“看来,已经不需要让赵王入川了……”
刘文静和裴寂一听就急了,知道李渊是被突如其来的噩耗打蒙了,赶紧哭丧着劝说:“陛下不可啊!越是惊闻噩耗,我军越是要兵贵神速。纵然丢了成都,好歹还能看出义城郡守是心向我大唐的,朝廷大军急速南下,好歹还能确保剑阁以北诸处,或者再慢一些,至少保住东川汉中,还请陛下速做决断!”
李渊好歹算是清醒了一些,心说果然如此,要是这时候不争一下,那真是一点儿汤汤水水都不剩了,丢了成都,难道就整个蜀地都不要了?剑阁以北好歹还有汉中盆地呢,这些都是富庶之地啊。
“是朕一时糊涂了,二位所言不错——原有命令不变,让李孝恭再加速南下,日夜兼程,能够多抢回多少地方便算多少。若是可以与萧铣在剑阁对峙,那便……哎”
他原本想说,那便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可是转念一想,半个时辰前自己还打算着可以全收蜀地呢,怎么如今就已经变成了只要收复剑北就已经意外之喜了?人,还真是容易满足。
第十章 不争
蜀郡,成都。
蜀郡留守、剑南道观察使独孤凌云,带着几个弟弟独孤平云、独孤彦云等一起,齐刷刷在成都城的南门外郊迎三十里,设置了宏大的仪仗,等待大梁皇帝萧铣入城。
他正式宣布归顺大梁,还是十几天前的事情,不过就好像后世“通电”如何如何,和实际动手之间,总有个时间差,归顺朝廷到迎接圣驾,自然也有时间差,他们总得等到萧铣把许绍的残部肃清干净了,萧铣才会亲自来成都转悠一圈。
这一圈,是必须要转悠的,因为正如此前所述,“入川不利主帅”的梗,在华夏文明可是流传了上千年了,从秦汉三国到六朝,外来的统治者灭蜀地政权者不少,但是被派来伐蜀的主帅却很难逃脱打下蜀地后关门割据的嫌疑。
东汉光武帝手下大将岑彭,作为伐蜀主帅,在讨伐公孙述的过程中遇刺身亡;三国末年的邓艾钟会,情况和岑彭也差不了多少;后来十六国中的成汉政权,立国与灭国都是在权臣或者外来将领攻灭蜀地原有统治后就地另起炉灶的。
仅有的两次外来政权灭蜀后直接站稳脚跟没有分裂乱局的,无非是刘备入川和桓温入川——但是刘备和桓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身为人君或者说朝廷的实际掌权者,没有假手外人来当伐蜀主帅,而是亲自操刀上阵挂帅。正是他们的亲力亲为,让蜀地这块太容易闭关自守自成体系的地盘,在汉末和东晋时没有分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