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天回到唐家岭,一家人难得聚齐,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团圆饭。唐忠看到,大哥是华夏国首辅,走到哪里都能一呼百应,大嫂是公主、姐姐是太子妃,处处受人尊敬。一股豪气自然而生。

  第二天唐尧和太子启一起回大都,路过古阳阳镇,唐尧和亦玉短暂停留,与娘亲说了一会话,跟着太子启的车队走了。

  唐尧娘看着连马车都没下的唐秋,如今的太子妃,心里后悔不已,当初自己的一阵邪火,看来是伤人不浅,要不今天,既是太子妃,看着唐尧的面子也不会连面都不肯见,让自己大失脸面,可她清楚如今的唐秋已是高不可攀了。

  ☆、第一百一十章;华夏强盛铸九鼎

  华夏开国第九年,时逢大朝,唐尧出班奏报,满朝文武,顿时鸦雀无声,不知这次首辅又有何大手笔。

  唐尧不急不缓,向禹王深施一礼道:“启禀禹王,我华夏国开国九年,国泰民安,兵强马壮,南方三苗之地,一百零八部落,合并建邑已约六成,大江码头建成,天堑已变通途,江南已成华夏国米粮之乡。北平、南宁两邑,都已雄兵过千。幽州已归冀州,草原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巴东、太行两条新路业已开通。禹王英明,成就千古圣名,我朝政通人和,朝政严明,开神州盛世之先河,创神州历史之未来。臣以为,为记禹王治国之功绩,当铸铜鼎,流芳万代千秋。”

  皋陶第一个站出来赞成,向禹王奏道:“首辅奏报,彰显禹王圣明,铸鼎记述我朝盛世,老臣赞同。”

  姒臣与众臣纷纷响应,齐声称好。

  禹王很是高兴,笑着对群臣道:“首辅此奏,甚合本王之意,本王准奏,兹事体大,本王命首辅设计鼎形,撰写鼎文,择吉开工。”

  众大臣见首辅奏报周全,众臣无事可奏。侍臣一声散朝,众臣纷纷离去, 禹王令侍臣留住唐尧。

  回到禹王府,禹王语重心长地对唐尧说:“父王本想巡视巴地,奈何年龄大了,不愿意动了,你代父王去巡视一下巴地和我的故乡。”

  唐尧对禹王说:“儿臣正有一事想报,巴中会三江之水,沃野千里,可在巴中建邑,聚民垦田,不出数年,巴中必成华夏富庶之地。”

  禹王听后微笑着说:“看来你早有此筹划,这事你又想在父王前面了。”

  唐尧恭敬的说:“儿臣不敢欺瞒父王,十年之前就有此筹划,巴地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巴民现大多依山而居,靠天吃饭。巴中建邑,可成为巴地中心,促进巴地的发展。”

  禹王听后,心头一亮,说:“父王就给你筹划的邑起个名吧,就叫‘成都’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