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母在上,逆子孽女都跪下 第294节(6 / 7)
自然是传到了朝堂之上。
上朝之时,有人站出来第一个道:“太后娘娘,如今民间老百姓提出,禁止女子干政,不知太后怎么看?”
云初坐在珠帘之后,轻轻一笑:“那诸位大臣如何看呢?”
“太后垂帘,一是为了引导幼帝,二是为了稳固国本,而大晋之本,就是百姓。”户部尚书朱大人开口说道,“水可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聚集起来后,将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势力,到了那时,我大晋就会陷入内忧外患之困。”
周大人站出列:“为稳定民心,臣认为,太后当在皇上满八岁之后,结束垂帘听政。”
第410章 太后为典范
从太后垂帘听政至今,也不过才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多月来,奏折都是送到太后处,批阅后再归还给大臣,那些大臣能感觉到,太后确实腹中有治国之才。
但是,老百姓反抗情绪严重,若是被有心人煽动,确实会形成一股内乱势力。
大晋大部分兵力在西疆,如今增派将士去东线,留在京中的驻军不多了,若乱起来,会有些难以控制。
“那哀家问问诸位。”云初声音清淡,“在一个月之前,民间尚且没有这么严重的抵抗情绪,为何从昨夜开始,忽然大量百姓禁止太后干政?”
裘大人开口道:“那是因为太后主张攻打东陵国。”
云初继续道:“哀家记得,刚提出攻打东陵之时,民间主战的声音较多,绝不可能是这个原因。”
“微臣略有耳闻。”平津侯站了出来,“不知是谁传出,说太后打算提高赋税筹集军饷,触及了老百姓最根本的利益,是以,大量的工农商聚集反抗此事。”
云初的唇角弯起:“那哀家再问最后一个问题,哀家有提出过增加赋税吗?”
↑返回顶部↑
上朝之时,有人站出来第一个道:“太后娘娘,如今民间老百姓提出,禁止女子干政,不知太后怎么看?”
云初坐在珠帘之后,轻轻一笑:“那诸位大臣如何看呢?”
“太后垂帘,一是为了引导幼帝,二是为了稳固国本,而大晋之本,就是百姓。”户部尚书朱大人开口说道,“水可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聚集起来后,将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势力,到了那时,我大晋就会陷入内忧外患之困。”
周大人站出列:“为稳定民心,臣认为,太后当在皇上满八岁之后,结束垂帘听政。”
第410章 太后为典范
从太后垂帘听政至今,也不过才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多月来,奏折都是送到太后处,批阅后再归还给大臣,那些大臣能感觉到,太后确实腹中有治国之才。
但是,老百姓反抗情绪严重,若是被有心人煽动,确实会形成一股内乱势力。
大晋大部分兵力在西疆,如今增派将士去东线,留在京中的驻军不多了,若乱起来,会有些难以控制。
“那哀家问问诸位。”云初声音清淡,“在一个月之前,民间尚且没有这么严重的抵抗情绪,为何从昨夜开始,忽然大量百姓禁止太后干政?”
裘大人开口道:“那是因为太后主张攻打东陵国。”
云初继续道:“哀家记得,刚提出攻打东陵之时,民间主战的声音较多,绝不可能是这个原因。”
“微臣略有耳闻。”平津侯站了出来,“不知是谁传出,说太后打算提高赋税筹集军饷,触及了老百姓最根本的利益,是以,大量的工农商聚集反抗此事。”
云初的唇角弯起:“那哀家再问最后一个问题,哀家有提出过增加赋税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