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1 / 2)
秦王李世民心中更是担心不已,他颤颤惊惊的来到了李渊面前。顿时,李渊直接拿起手中的奏章丢在李世民的脸上,怒气冲冲的大喝一声道:“你这个逆子,居然真的能够狠下心,你看看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
秦王李世民强忍着脸上的疼痛,将奏章捡了起来,越看心中越是惊讶,上面详细地记载着他李世民在废除太子的这件事的种种事情,就连杜淹与他暗中使计唆使宁州刺史前去玉华山仁智宫举报等事情,还有他将那些人全部斩杀等等全部一一记录在案,使得黑暗中的一面全部都暴露在李渊的面前,无处躲藏,也无法争辩。
李渊大骂道:“朕在朝堂上没有将此事公布出来,就是给你留了颜面。若不是逍遥的功劳,朕到现在一直都会蒙在鼓里,你这个逆子,居然栽赃陷害自己的兄长。朕给了你们公平竞争的机会,不是让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残害自己的手足。这件事,朕不打算再追究,要是再有下次,休怪朕不念父子之情;你就给朕安心的在府中闭门思过,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都不允许接见。若是发现有人前去秦王府,或者你与他人还有联系,到时候一并清算,给朕滚出去!”
李世民忐忑不安地回道:“儿臣告退!”
“慢着!”李渊见李世民离去,他猛地出声制止,吓得李世民整个人都傻了,他以为李渊改变主意了,想要将自己治罪。没想到,李渊猛地大喝一声:“将这个也带走,朕不想对着它!”
李世民匆忙的将奏章整理出来,快速地离开了此地,他在朝堂上就发现李渊看自己的目光与之前的大不相同,仿佛心中的怒火一直压抑着。如今,他被李渊劈头盖脸的责骂一番。如果不是李渊不愿意将此事再次脑大,人尽皆知的话,那他皇家的颜面何在,只能强压心中的怒火,使得李世民逃过一劫。
李世民暗中布局陷害李建成的事情,东窗事发被李逍遥知晓,而且上奏给李渊,他将一切的过错全部归于李逍遥的身上。若是没有李逍遥横插一脚,李建成必定会被遣送出京,送往蜀地成为蜀王,到时候他的计划就会圆满成功,没想到到头来一场空,功亏一篑,使得他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
李世民阴冷的笑了笑,暗暗地发誓道:“逍遥,本王与你势不两立,你给我等着,本王必定会卷土重来!”
于是,杨文干事件牵扯出来的事情就这么结束了,而李世民东窗事发后直接被李渊下了禁足令,没有他的圣旨,不得出府半步,就连他麾下的将领全部都不允许踏入秦王府半步,违令者杀无赦,使得李世民只能留在府中,不敢再与外界之人取得联系,只能在府中修生养性。
☆、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后病危
秦王李世民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急功近利以致被李逍遥抓住把柄,而且将他所做的事情全部收集起来,呈交给李渊,使得李世民及其势力备受打击,杜淹成为秦王李世民的替罪羔羊,李渊一道旨意断送了前程似锦的杜淹,他只能黯然神伤地退出长安城,回到原籍为官。
唐高祖李渊身为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他亲口说出的旨意,无法自己去更改,以致太子李建成直接被废掉,贬为蜀王。虽然留守在京师,寄身在齐王李元吉的府中,从东宫之处搬离出去。纵然李渊知道自己错怪了李建成,为了大局着想,他只能一错到底,使得李建成及其势力也被李渊一纸调令纷纷贬官。
李世民千方百计设局让李建成跳进去,目的是达到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废黜。但是,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看似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李逍遥居然出面,将他的计划全部打乱,使得李世民自己也被李渊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更是下达了禁足令,他们两人在此次事件中,都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李逍遥成为最大的获益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李逍遥跟随李渊前往仁智宫避暑就知道朝中必定会发生大事,他知道以李世民的性格,定然不会让李建成一家独大,独揽朝政。李世民定然会铤而走险,想尽一切办法让李建成掉入他的局中,然后李渊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只能废除太子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在李世民洋洋得意的时候,李逍遥再决定给他迎头痛击一下,使得李世民被打回原形,甚至与之前相比更加的不受李渊待见,坐收渔翁之利。
一时之间,朝中李逍遥的势力迅速地扩大开来,成为当之无愧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逍遥王府门下的将领、文臣全部得到唐高祖李渊的重用。如今,李渊无路可退,只能将朝中大小事务交给逍遥王府的人处理,使得众多文武大臣心中笃定大唐的新君将会落在李逍遥的身上。
↑返回顶部↑
秦王李世民强忍着脸上的疼痛,将奏章捡了起来,越看心中越是惊讶,上面详细地记载着他李世民在废除太子的这件事的种种事情,就连杜淹与他暗中使计唆使宁州刺史前去玉华山仁智宫举报等事情,还有他将那些人全部斩杀等等全部一一记录在案,使得黑暗中的一面全部都暴露在李渊的面前,无处躲藏,也无法争辩。
李渊大骂道:“朕在朝堂上没有将此事公布出来,就是给你留了颜面。若不是逍遥的功劳,朕到现在一直都会蒙在鼓里,你这个逆子,居然栽赃陷害自己的兄长。朕给了你们公平竞争的机会,不是让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残害自己的手足。这件事,朕不打算再追究,要是再有下次,休怪朕不念父子之情;你就给朕安心的在府中闭门思过,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都不允许接见。若是发现有人前去秦王府,或者你与他人还有联系,到时候一并清算,给朕滚出去!”
李世民忐忑不安地回道:“儿臣告退!”
“慢着!”李渊见李世民离去,他猛地出声制止,吓得李世民整个人都傻了,他以为李渊改变主意了,想要将自己治罪。没想到,李渊猛地大喝一声:“将这个也带走,朕不想对着它!”
李世民匆忙的将奏章整理出来,快速地离开了此地,他在朝堂上就发现李渊看自己的目光与之前的大不相同,仿佛心中的怒火一直压抑着。如今,他被李渊劈头盖脸的责骂一番。如果不是李渊不愿意将此事再次脑大,人尽皆知的话,那他皇家的颜面何在,只能强压心中的怒火,使得李世民逃过一劫。
李世民暗中布局陷害李建成的事情,东窗事发被李逍遥知晓,而且上奏给李渊,他将一切的过错全部归于李逍遥的身上。若是没有李逍遥横插一脚,李建成必定会被遣送出京,送往蜀地成为蜀王,到时候他的计划就会圆满成功,没想到到头来一场空,功亏一篑,使得他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
李世民阴冷的笑了笑,暗暗地发誓道:“逍遥,本王与你势不两立,你给我等着,本王必定会卷土重来!”
于是,杨文干事件牵扯出来的事情就这么结束了,而李世民东窗事发后直接被李渊下了禁足令,没有他的圣旨,不得出府半步,就连他麾下的将领全部都不允许踏入秦王府半步,违令者杀无赦,使得李世民只能留在府中,不敢再与外界之人取得联系,只能在府中修生养性。
☆、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后病危
秦王李世民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急功近利以致被李逍遥抓住把柄,而且将他所做的事情全部收集起来,呈交给李渊,使得李世民及其势力备受打击,杜淹成为秦王李世民的替罪羔羊,李渊一道旨意断送了前程似锦的杜淹,他只能黯然神伤地退出长安城,回到原籍为官。
唐高祖李渊身为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他亲口说出的旨意,无法自己去更改,以致太子李建成直接被废掉,贬为蜀王。虽然留守在京师,寄身在齐王李元吉的府中,从东宫之处搬离出去。纵然李渊知道自己错怪了李建成,为了大局着想,他只能一错到底,使得李建成及其势力也被李渊一纸调令纷纷贬官。
李世民千方百计设局让李建成跳进去,目的是达到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废黜。但是,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看似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李逍遥居然出面,将他的计划全部打乱,使得李世民自己也被李渊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更是下达了禁足令,他们两人在此次事件中,都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李逍遥成为最大的获益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李逍遥跟随李渊前往仁智宫避暑就知道朝中必定会发生大事,他知道以李世民的性格,定然不会让李建成一家独大,独揽朝政。李世民定然会铤而走险,想尽一切办法让李建成掉入他的局中,然后李渊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只能废除太子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在李世民洋洋得意的时候,李逍遥再决定给他迎头痛击一下,使得李世民被打回原形,甚至与之前相比更加的不受李渊待见,坐收渔翁之利。
一时之间,朝中李逍遥的势力迅速地扩大开来,成为当之无愧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逍遥王府门下的将领、文臣全部得到唐高祖李渊的重用。如今,李渊无路可退,只能将朝中大小事务交给逍遥王府的人处理,使得众多文武大臣心中笃定大唐的新君将会落在李逍遥的身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