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总能度过?”柴绍不可抑制的笑了笑,正是对现实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柴绍才会觉得如今异常艰难,即使他的心中承认,如今大唐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看着李世民一副强撑的模样,柴绍忍不住笑了。或许是触碰了李世民强烈的自尊心,李世民差点如同被火烧的猫一般跳起来,他双手按在案几上,死死地盯着柴绍,道:“今天下纷攘,国破家亡,姐夫,你将要何去何从?”

  李世民单刀直入,问的尖锐。柴绍苦笑一声,摇摇头。这是在逼他选择。双方都知道,柴绍不可能投靠逆隋,所以,李世民是在逼问柴绍,在太子和秦王之间,选择谁?尽管这个时候,不是选择的良机。

  柴绍垂下眼帘,然后猛地瞪大了眼睛,道:“我与杨侑小儿,不共戴天,无论大唐有多么艰辛,自当为国捐躯。”柴绍也不傻,耍了一个花枪,只承认为大唐效力,至于太子与秦王之争,他暂时不理。

  李世民见他如此说,心中微微叹息,他也知道,大哥与平阳关系很好,要柴绍一下子做出决定,是不可能的,好在此时柴绍在河东,短时间内无法去长安。

  柴绍咳嗽一声,道:“世民,如今隋军势大,我倒是有一个建议,或许,这是最后的机会。”

  “什么机会?”李世民愕然问道,如今他被隋军封锁在河东,根本无法过河,北部绛郡又有李靖,轵关有侯君集虎视眈眈,何谈击败隋军?

  柴绍眯起了眼睛,摊开一张地图,慢慢说了起来。

  “天气,越来越冷了!”杨侑站在军营哨楼上,斯条慢理地说着。自从前几日脱险之后,杨侑改变了策略,夜间行动,找到了当初的布局所在。时隔几年,居然没有太大变化,这令杨侑欣喜万分。

  杜如晦站在一旁,看着光秃秃的树枝,心中感慨万分。离开关中太久,思想情绪越加浓烈。虽说陛下将京师定在洛阳,但长安地位依旧十分重要,是为陪都。

  “陛下,微臣实在想不到,陛下居然会有此暗棋。”杜如晦说道。

  杨侑摸着下巴的短须,笑道:“当年朕虽然被迫撤出大兴,但心中却是不甘。好几次,朕想要立刻反攻长安,但终究没有行动。关拢势力依旧强大,就当时而言,关拢贵族宁愿选择伪唐,而不是大隋。若是一味纠缠关中,恐怕会陷入苦战之中。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朕才以南统北,大力发展杂学,这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就冷兵器时代而言,骑兵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南方,战马不仅数量少,质量也差,根本无法和北方争衡。但杨侑发展杂学,令投石器、弓弩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消差距。随后杨侑出奇兵,在西秦薛仁果与李世民对峙之时,走阴平道突袭天水,夺得了陇西的产马地,在取得战马的同时,虎视关中,令李渊如鲠在喉,十分难受。

  经过了数年的奋斗,天下群雄,投降的投降,被斩的被斩,只余下了李渊父子顽抗。

  杜如晦忽然道:“陛下,李渊父子已经是强弩之末,若是城破,陛下会将如何处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