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2 / 2)
李世民这时才发现了一丝不同,刚才他只顾高兴,竟然忘记了一个人,尉迟敬德!作为他帐下仅剩的大将,李世民对他是十分倚重,可是,为什么没有看见他?
“无臻,尉迟将军哪里去了?”李世民叫住了长孙无臻,问道。
长孙无臻奇怪地看着李世民,道:“夫君,不是你下令让他去办事吗?”
李世民显得更加奇怪了,他并没有让他去办事情啊,长孙无臻怎么会如此说?李世民奇怪之际,长孙无臻又道:“尉迟将军将臣妾送到蒲坂,便折身回到关中,说是奉夫君之命,还有要事。”
长孙无臻简单地说着,忽然,她响起了什么,将孩子递给侍女,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李世民,道:“夫君,这是尉迟将军临别之时,让臣妾转交给你的。”
李世民心中咯噔一声,觉得有些不秒,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他急忙从长孙无臻手中接过书信。书信上写着的几个大字,刺得李世民眼睛生疼,他三两下撕掉火漆,将书信取出一看,脸色顿时大变,手指一松,书信飘落在地。
房玄龄心中惊讶万分,他弯腰拾起书信,只是瞟了两眼,也不由愣住了。余光扫过李世民,他知道,尉迟恭的决定,对李世民来说,打击极大。
第一百一十章 忠心、名利与前程
秋高气爽,夏日的炎热已经远离,站在新丰城头,感受着即将来到的寒意,杨侑目光看向了西方。虽然在这里看不见长安的城头,但在杨侑的心中,长安至始至终存在,收复长安,并且不使长安有太大的损失,才是杨侑的终极目标。
此时,李神通在长安外围的北方驻扎,东、南、西,均为大隋的雄兵所占据,围三缺一之势已成,杨侑在等待,李神通上钩。而李建成被打怕了之后,一直龟缩在城中,李神通同样也不敢出兵,深恐中计。
杨侑凝视着天空,再有半个月,天气就会转冷,西北苦寒,天气冷的特别快,恐怕再有一个月,就会下雪。即使是那个时候,杨侑依旧不会退兵。有了永丰仓的粮食,杨侑暂时不需要从洛阳以及巴蜀等地运输粮食,这是杨侑的优势,兵‘精’粮足。 ↑返回顶部↑
“无臻,尉迟将军哪里去了?”李世民叫住了长孙无臻,问道。
长孙无臻奇怪地看着李世民,道:“夫君,不是你下令让他去办事吗?”
李世民显得更加奇怪了,他并没有让他去办事情啊,长孙无臻怎么会如此说?李世民奇怪之际,长孙无臻又道:“尉迟将军将臣妾送到蒲坂,便折身回到关中,说是奉夫君之命,还有要事。”
长孙无臻简单地说着,忽然,她响起了什么,将孩子递给侍女,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李世民,道:“夫君,这是尉迟将军临别之时,让臣妾转交给你的。”
李世民心中咯噔一声,觉得有些不秒,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他急忙从长孙无臻手中接过书信。书信上写着的几个大字,刺得李世民眼睛生疼,他三两下撕掉火漆,将书信取出一看,脸色顿时大变,手指一松,书信飘落在地。
房玄龄心中惊讶万分,他弯腰拾起书信,只是瞟了两眼,也不由愣住了。余光扫过李世民,他知道,尉迟恭的决定,对李世民来说,打击极大。
第一百一十章 忠心、名利与前程
秋高气爽,夏日的炎热已经远离,站在新丰城头,感受着即将来到的寒意,杨侑目光看向了西方。虽然在这里看不见长安的城头,但在杨侑的心中,长安至始至终存在,收复长安,并且不使长安有太大的损失,才是杨侑的终极目标。
此时,李神通在长安外围的北方驻扎,东、南、西,均为大隋的雄兵所占据,围三缺一之势已成,杨侑在等待,李神通上钩。而李建成被打怕了之后,一直龟缩在城中,李神通同样也不敢出兵,深恐中计。
杨侑凝视着天空,再有半个月,天气就会转冷,西北苦寒,天气冷的特别快,恐怕再有一个月,就会下雪。即使是那个时候,杨侑依旧不会退兵。有了永丰仓的粮食,杨侑暂时不需要从洛阳以及巴蜀等地运输粮食,这是杨侑的优势,兵‘精’粮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