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3章(2 / 2)
大军在两日后抵达渭南,渭南县不战而降,县令章成之献出府库、民册等物,杨侑欣然笑纳,在大势之下,章成之的选择是明智的,而为了让关中各郡的刺史、县令投靠大隋,杨侑需要一个标杆。此时,渭南县令章成之就是这个标杆。
杨侑立刻对章成之进行封赏,仍命他为渭南县令,候补冯翊郡刺史,赏三百金,赐田五百亩,另特赐银鱼袋。章成之大喜,对杨侑千恩万谢,他原本以为会被大隋天子赶走,想不到居然得到升迁,还有格外赏赐,自然心中大喜。
隋军进驻渭南,离长安已经不远,只有一百多里。此时李世民已经撤到冯翊郡,留下五千士兵驻守冯翊,准备退回河中,抵御即将来袭的李靖。
黄昏时分,夕阳格外美丽,映着翠绿的树叶,不由让人心旷神怡。然而,站在长安宫城的李建成,心中着实萎靡到了极点。华阴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他的耳中,心腹张长逊被擒。这也就罢了,秦王李世民居然不战而退,拱手将华阴县要地让出,使得杨侑大军顺利进驻渭南。而渭南县令章成之的投降,更在大唐的伤疤上撒了一把盐,痛的李建成有些喘不过来气来。
如果说逆隋是猛虎,那么在李建成看来,李世民是一只白眼狼。在关键时刻的撤退,使得长安十分危急。百里的路程,即使杨侑缓行,最多两日,也能杀到长安。
当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建成立刻做出了部署,令在西线与屈突通、南线与尧君素对峙的唐军撤退。李建成的意图十分明显,是要加强长安的守备,打一场艰苦的守卫战。
只不过,屈突通与尧君素都是百战沙场的老将,岂会容唐军轻易的撤退?恐怕一场追击之下,唐军士卒又多有损伤。李建成手扶着女墙,心中无限惆怅,大唐立国不过数年,在长安还有坐稳,难道就要覆灭?难道上天,对李氏如此刻薄?
李建成摇摇头,不管怎样,他总要坚持下去,在他的心中,没有放弃这两个字。 ↑返回顶部↑
杨侑立刻对章成之进行封赏,仍命他为渭南县令,候补冯翊郡刺史,赏三百金,赐田五百亩,另特赐银鱼袋。章成之大喜,对杨侑千恩万谢,他原本以为会被大隋天子赶走,想不到居然得到升迁,还有格外赏赐,自然心中大喜。
隋军进驻渭南,离长安已经不远,只有一百多里。此时李世民已经撤到冯翊郡,留下五千士兵驻守冯翊,准备退回河中,抵御即将来袭的李靖。
黄昏时分,夕阳格外美丽,映着翠绿的树叶,不由让人心旷神怡。然而,站在长安宫城的李建成,心中着实萎靡到了极点。华阴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他的耳中,心腹张长逊被擒。这也就罢了,秦王李世民居然不战而退,拱手将华阴县要地让出,使得杨侑大军顺利进驻渭南。而渭南县令章成之的投降,更在大唐的伤疤上撒了一把盐,痛的李建成有些喘不过来气来。
如果说逆隋是猛虎,那么在李建成看来,李世民是一只白眼狼。在关键时刻的撤退,使得长安十分危急。百里的路程,即使杨侑缓行,最多两日,也能杀到长安。
当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建成立刻做出了部署,令在西线与屈突通、南线与尧君素对峙的唐军撤退。李建成的意图十分明显,是要加强长安的守备,打一场艰苦的守卫战。
只不过,屈突通与尧君素都是百战沙场的老将,岂会容唐军轻易的撤退?恐怕一场追击之下,唐军士卒又多有损伤。李建成手扶着女墙,心中无限惆怅,大唐立国不过数年,在长安还有坐稳,难道就要覆灭?难道上天,对李氏如此刻薄?
李建成摇摇头,不管怎样,他总要坚持下去,在他的心中,没有放弃这两个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