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4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仁轨道:“想是陛下考虑虎牢关城池坚固,因此没有急着攻城。他一定在等待着将军的消息。”

  “王仁则异常谨慎,把守关口的,都是他的心腹,我虽然有数百人心腹,但很难打开城‘门’。”戴胄说的是实话,虎牢关作为重镇,城‘门’用的是重达千斤的铁闸,要想打开城‘门’,并不容易。而且王仁则已经将戴胄的权利收回,他兵少将寡,很难配合杨侑入城。

  本来,戴胄认为杨侑会大举攻城,如果是那样,在适当的时候,他派兵在关内捣‘乱’,里外应和,一定能攻破虎牢关。可是杨侑迟迟不动兵,让戴胄猜不透杨侑的意思。

  “刘兄弟,你还是设法和陛下取得联系,这样,我才好配合陛下啊!”戴胄说道。

  刘仁轨点点头,道:“我一定想办法。”

  次日,隋军依旧在挖掘着,杨侑站在高处,凝视着远处的虎牢关城头。

  “果然是天下雄关!”杨侑仔细看了半响,举起马鞭,遥指着前方的虎牢关。

  “有了虎牢关,洛阳才有屏障,若是虎牢一失,洛阳就危险了。”杜如晦捋着胡须说道。

  “所以朕打算定都洛阳,有了这几处险要,足以拱卫洛阳。”杨侑沉‘吟’着。其实按照地理优势,长安优于洛阳。但关中粮食补给较为困难,十几年前,关中遭灾,文帝就曾带兵到洛阳就食。而历史上的大唐,虽然名义上的都城是长安,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国君是在洛阳居住,看中的便是洛阳靠近运河,可以籍运河运输江南和两淮的粮食,满足军民需要。

  尤其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一度不奉中。央之命。大唐之所以能够苟延残喘,靠的便是巴蜀和江淮的粮食,后来逐渐失去了这两个地方,灭国也就不远了。

  杨侑考虑的,便是粮食运输便利这一点,不过,国都是一国之重心,不可无险可守,而虎牢关和洛阳八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洛阳无险可守的局面。而历史上,北宋汴京被金人攻陷,让杨侑记忆犹新,所以杨侑不会在这方面犯错。

  “陛下,微臣不明白。既然大军压境,戴胄也选择了投降,陛下为何还不攻城?”侯君集问道。他身着铠甲,腰间挎着横刀,背上背着一张四石硬弓,能够在陛下身边,这让侯君集心情十分愉快。

  “虎牢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想攻下虎牢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朕要在最大程度上,消耗虎牢关守军的士气。一旦郑军士气低‘迷’,便是朕攻打虎牢关之际。而且朕若是拿下了虎牢关,就要在第一时间,拿下旋‘门’关!”杨侑缓缓说道,这两处关隘若被拿下,隋军便可长驱直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