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章(1 / 2)
李建成又道:“世民,你有所不知,父皇已经派人赶往突厥,说服突利小可汗南下,如此一来,杨侑在河北就会受到牵制。一旦他南下,整个河北的兵力恐怕会更加空虚。那时候,大唐只要乘虚而入,就能收获河北。”
柴绍这时也开口,道:“世民,太子说的有理,你不妨考虑。”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心中着实不甘,可是,他又不得不承认,如今面对隋军,的确没有优势。李世民咬咬牙,想了半响,道:“如果是这样,我想留在恒山郡。”
“不!”李建成摇摇头,道:“恒山郡虽然地势复杂,但恐怕不能挡住隋军的进攻,以我之见,还是抛弃恒山郡,屯兵在井陉关一带,防御隋军的进攻。”
李秀宁也点点头,道:“不错,恒山郡已经如同鸡肋,食之无味,还不如放弃,只要守好关隘,不让隋军杀入并州,这便是一大功劳。”
李世民还想说话,这时,门外有人匆匆进来,正是李建成麾下的长吏唐宪,唐宪施礼,道:“太子,根据消息,杨侑已经杀奔隋昌县,并在那里驻扎了下来。”
“如果我推断没有错误的话,隋军很快就会朝着恒山郡杀来。传令下去,三军收拾行李,明日一早,立刻赶往井陉关,回转并州。”李建成吩咐。
李世民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他的军队已经丧失了七七八八,红风营也在鲜虞的大小战役中损失殆尽,如果太子要走,李世民也不得不走,因为他没有多少军队。
唐军接到李建成的命令,顿时欢声如雷。在河北的日子不长,但却让人格外难熬,他们早就想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了。唐军抓紧时间收拾东西,恨不得立刻就飞回家乡。
次日一早,李建成带着大军缓缓而退,李神符看着这块他经营了两年的国土,心中充满了不舍,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会再杀回来的。
唐军离开正定县不久,杨侑前锋就杀到了正定县,看着几乎空无人烟的正定县,罗士信叹息了一声,李建成雁过拔毛,将正定县的百姓迁走了不少,整个县城也被一把火烧光。
杨侑接到消息赶到,进入一片废墟的正定县,杨侑摇摇头,李建成这一次做的可不厚道。不过李建成撤退之后,河北的战况就此告一段落。杨侑让士兵将正定县收拾了一番。经过考虑,杨侑决定从博陵郡、赵郡迁三千户人家充实正定县。
杨侑留下了裴行俨处理正定县的事情,沿着博陵郡回转河间,在博陵郡,略略停留,又召见了博陵崔家,对他好言安抚,杨侑许诺,允许崔家入政,招揽一批崔家子弟在河北担任官员。但前提是,崔家要全力支持大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崔家的佃户。
杨侑给出了优厚的条件,这让崔家无法拒绝,相对于佃户的减少,崔家能大批入政,崔家还是得利。杨侑在办妥了此事之后,心中稍定。杨侑非常清楚崔家掌握大权带来的后果,但就目前局势而言,只有迅速任命一批有学识的世家子弟,才能弥补河北缺乏官员的局面。等到河北与南方沟通,巴蜀州县学培养的学生就能分批进入河北,逐渐成为河北的主心骨。
等到局势大定,河北如巴蜀一样,展开州县学,让寒门子弟经过学习、考核,可以进入官场。逐渐消除世家独大带来的影响。带着这样的思绪,杨侑回到了河间郡乐寿。
↑返回顶部↑
柴绍这时也开口,道:“世民,太子说的有理,你不妨考虑。”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心中着实不甘,可是,他又不得不承认,如今面对隋军,的确没有优势。李世民咬咬牙,想了半响,道:“如果是这样,我想留在恒山郡。”
“不!”李建成摇摇头,道:“恒山郡虽然地势复杂,但恐怕不能挡住隋军的进攻,以我之见,还是抛弃恒山郡,屯兵在井陉关一带,防御隋军的进攻。”
李秀宁也点点头,道:“不错,恒山郡已经如同鸡肋,食之无味,还不如放弃,只要守好关隘,不让隋军杀入并州,这便是一大功劳。”
李世民还想说话,这时,门外有人匆匆进来,正是李建成麾下的长吏唐宪,唐宪施礼,道:“太子,根据消息,杨侑已经杀奔隋昌县,并在那里驻扎了下来。”
“如果我推断没有错误的话,隋军很快就会朝着恒山郡杀来。传令下去,三军收拾行李,明日一早,立刻赶往井陉关,回转并州。”李建成吩咐。
李世民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他的军队已经丧失了七七八八,红风营也在鲜虞的大小战役中损失殆尽,如果太子要走,李世民也不得不走,因为他没有多少军队。
唐军接到李建成的命令,顿时欢声如雷。在河北的日子不长,但却让人格外难熬,他们早就想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了。唐军抓紧时间收拾东西,恨不得立刻就飞回家乡。
次日一早,李建成带着大军缓缓而退,李神符看着这块他经营了两年的国土,心中充满了不舍,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会再杀回来的。
唐军离开正定县不久,杨侑前锋就杀到了正定县,看着几乎空无人烟的正定县,罗士信叹息了一声,李建成雁过拔毛,将正定县的百姓迁走了不少,整个县城也被一把火烧光。
杨侑接到消息赶到,进入一片废墟的正定县,杨侑摇摇头,李建成这一次做的可不厚道。不过李建成撤退之后,河北的战况就此告一段落。杨侑让士兵将正定县收拾了一番。经过考虑,杨侑决定从博陵郡、赵郡迁三千户人家充实正定县。
杨侑留下了裴行俨处理正定县的事情,沿着博陵郡回转河间,在博陵郡,略略停留,又召见了博陵崔家,对他好言安抚,杨侑许诺,允许崔家入政,招揽一批崔家子弟在河北担任官员。但前提是,崔家要全力支持大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崔家的佃户。
杨侑给出了优厚的条件,这让崔家无法拒绝,相对于佃户的减少,崔家能大批入政,崔家还是得利。杨侑在办妥了此事之后,心中稍定。杨侑非常清楚崔家掌握大权带来的后果,但就目前局势而言,只有迅速任命一批有学识的世家子弟,才能弥补河北缺乏官员的局面。等到河北与南方沟通,巴蜀州县学培养的学生就能分批进入河北,逐渐成为河北的主心骨。
等到局势大定,河北如巴蜀一样,展开州县学,让寒门子弟经过学习、考核,可以进入官场。逐渐消除世家独大带来的影响。带着这样的思绪,杨侑回到了河间郡乐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