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辅公祏瞪了左游仙一眼,心想这还要你说?他目光扫过城头,看着隋军闪亮的箭簇,一双眸子露出了死意,他明白,他不可能活着,所以,他如今可以肆意地嚣张一次。

  “杨恭仁,你杀了我不要紧,你应该会知道,杨侑小儿已经去攻打高句丽,他肯定会死在高句丽!杨隋一门,必将……。”辅公祏高声喝道,但他的话没有说完,杨恭仁猛地滑下了手臂,乱箭如雨,朝着辅公祏而去。

  宋兵百余人挥舞着横刀拼命拨打着箭羽,可是,一波接着一波的箭羽射来,躲过了一支躲不过第二支,宋兵一个接着一个倒下,战马也发出阵阵哀鸣,不一会,百余人死了大半,余下的几人也大多带伤。

  杨恭仁显然不会给辅公祏机会,他继续下令射击,半柱香的时间后,瓮城里所有的宋军全部被杀死,如同刺猬一般,身上插满了箭羽。

  杨恭仁目光看着城外,此时,城外的宋军群龙无首,显得十分混乱,而且,他们根本不知道城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想要攻打城池吧,隋军拉满了弓弦,冷冷地对准了他们,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攻打城池无疑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尔等,还不投降吗?莫非想要为已经死去的辅公祏报仇?”杨恭仁大声的说着。

  宋兵们在窃窃私语,虽然他们看不见辅公祏的尸体,可是关闭着的城门已经有着种种的预示,辅公他的确是死了。

  “只要放下手中的武器,我就饶他一命,并且他的家人不会受到牵连,可是如果顽抗,又或者是逃走,我一定会抓住他,让他全家充军!”杨恭仁大声的喊道。

  “铛!”一名士兵手中的兵刃落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

  “投降吧!辅公已经死了!”一个士兵说道。

  “我等本来就是大隋之人,为何要跟着辅公祏造反?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我愿意投靠大隋!”一个士兵高声喝道。

  “不错,我等原来是隋人,随着辅公祏造反已经是不该!兄弟们,放下手中的武器,投降吧!”另一个士兵也高声喊道。随着辅公祏的身死,宋兵选择了投降。随后,杨恭仁派大军赶赴采石矶,采石矶的龙龛本是诈降,他已经准备好了船只,让大军顺利渡过长江,隋军兵锋直抵历阳,徐绍宗见势不妙,弃城而逃。短短四日的辅公祏造反迅速被杨恭仁平定,成为了一个笑话。杨恭仁写了一封书信,让人告诉杨侑和李靖。李靖得到消息,心中大定,终于,他可以全力进攻山东了。

  第六十六章 意外相遇 上

  太行山连绵千里,成为河北与并州之间天然的屏障。对于两地之间的割据势力来说,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势力弱小的一方可以利用太行山的孔道修建关隘,只要守住了关隘,便可以与强大的势力对抗。坏处则是两地的运输非常艰难,太行山的孔道又窄又难走,运输军粮十分不方便。

  正是考虑到这个因素,李世民在大败之后,让秦叔宝提前押送粮草。经过大半个月的奔波,一支约有两千人的部队从井陉关走了出来,回头望了一眼井陉关三个大字,秦叔宝松了一口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