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1 / 3)
建议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克服运输粮食难的问题,诸葛德威决定减少运输粮食的次数,但增加每一次运输粮食的数量。
这样运输的次数少了,在路上的损耗也相对变低。诸葛德威说,从以前没半个月一次运输改为一个月运送一次,这是最为划算的办法。
刘黑闼思考了半响,觉得诸葛德威的这个建议非常不错。不过,他觉得还是要再改一改时间。
河北地靠北方,下一次雪可能数月都不会融化,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一些。他决定将这个时间改为两个月,这样十日后运粮队的任务虽然会特别重,但实际上却节省了很多麻烦的事情。
此外还有一点便是刘黑闼觉得在这十天半月内就会有一场大战,所以他需要足够的粮食来稳定军心和犒军。
想到这里,刘黑闼写了一封书信,让传令兵立刻返回渔阳,告诉诸葛德威,按照信中所言行事。
传令兵走了之后,刘黑闼松了一口气,粮食的危机竟然如此神奇地解决了,心头的大石落在了地上,让刘黑闼有更为充裕的时间做出更多的策划。
乐寿城,经过数日的忙碌,按照窦建德所构想的防御工事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乐寿城可以说是城中有城,就算被敌人攻破了外城,也能依靠城内节节防御工事进行抵抗。
大隋锦衣卫拼死传递回来的消息给了窦建德信心,尽管他还不明白大隋天子的军队会从那里杀过来。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当他有信心的时候,再困难的事情都能完成。但当他没有信心,心中已经绝望的时候,再容易的事情也会办的格外糟糕。当年的杨广是如此,而今的窦建德也是如此。
所不同的是杨广像一只鸵鸟一样,躲在在江都,以为不理不问就能将天下大乱的事情已经忘记。而窦建德却在种种压力之下,选择了奋起。这或许是因为两人的经历不同罢。
窦建德能在反贼数量仅次于山东的河北站稳脚跟,经历了太多。尤其是杨义臣差一点就将他挫骨扬灰。所以窦建德不怕失败,失败只会让他越挫越勇。
在西风中走了半个时辰,窦建德停住了脚步,从这里他能看清楚李唐在子牙河修建的堤坝。窦建德很清楚李世民的想法,他这是想要利用子牙河的大水来冲跨乐寿城的防御啊。可是按照往年子牙河的流量来看,这个时节想要利用河水冲跨乐寿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是觉得不可能,所以窦建德才非常疑惑,他每天都会登上城墙观看堤坝的进展,夜晚也曾偷偷派人去查看情况,据悉,河水已经有二十多丈深。
虽然河水已经很深,但窦建德也清楚,这是无法淹没乐寿城的。
↑返回顶部↑
这样运输的次数少了,在路上的损耗也相对变低。诸葛德威说,从以前没半个月一次运输改为一个月运送一次,这是最为划算的办法。
刘黑闼思考了半响,觉得诸葛德威的这个建议非常不错。不过,他觉得还是要再改一改时间。
河北地靠北方,下一次雪可能数月都不会融化,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一些。他决定将这个时间改为两个月,这样十日后运粮队的任务虽然会特别重,但实际上却节省了很多麻烦的事情。
此外还有一点便是刘黑闼觉得在这十天半月内就会有一场大战,所以他需要足够的粮食来稳定军心和犒军。
想到这里,刘黑闼写了一封书信,让传令兵立刻返回渔阳,告诉诸葛德威,按照信中所言行事。
传令兵走了之后,刘黑闼松了一口气,粮食的危机竟然如此神奇地解决了,心头的大石落在了地上,让刘黑闼有更为充裕的时间做出更多的策划。
乐寿城,经过数日的忙碌,按照窦建德所构想的防御工事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乐寿城可以说是城中有城,就算被敌人攻破了外城,也能依靠城内节节防御工事进行抵抗。
大隋锦衣卫拼死传递回来的消息给了窦建德信心,尽管他还不明白大隋天子的军队会从那里杀过来。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当他有信心的时候,再困难的事情都能完成。但当他没有信心,心中已经绝望的时候,再容易的事情也会办的格外糟糕。当年的杨广是如此,而今的窦建德也是如此。
所不同的是杨广像一只鸵鸟一样,躲在在江都,以为不理不问就能将天下大乱的事情已经忘记。而窦建德却在种种压力之下,选择了奋起。这或许是因为两人的经历不同罢。
窦建德能在反贼数量仅次于山东的河北站稳脚跟,经历了太多。尤其是杨义臣差一点就将他挫骨扬灰。所以窦建德不怕失败,失败只会让他越挫越勇。
在西风中走了半个时辰,窦建德停住了脚步,从这里他能看清楚李唐在子牙河修建的堤坝。窦建德很清楚李世民的想法,他这是想要利用子牙河的大水来冲跨乐寿城的防御啊。可是按照往年子牙河的流量来看,这个时节想要利用河水冲跨乐寿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是觉得不可能,所以窦建德才非常疑惑,他每天都会登上城墙观看堤坝的进展,夜晚也曾偷偷派人去查看情况,据悉,河水已经有二十多丈深。
虽然河水已经很深,但窦建德也清楚,这是无法淹没乐寿城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