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名骑兵的打扮与郑兵显然不同,在城头上的几名郑兵顿时陡然紧张起来,王弘烈眯起了眼睛看着来人,他自然是不必紧张,这一名骑兵,难道能攻下函谷关吗?

  那名骑士在离函谷关只有十几步的地方停了下来,他拱拱手,道:“我是大唐的使者,特送来书信一封,还请楚王一阅!”

  王弘烈挥挥手,示意士兵打开城门,那名唐兵拍马而入,到了城墙门边,跳下战马,匆匆跑了上去,看见王弘烈,道:“楚王,这是秦王亲笔所书,派小人送来,还请楚王一阅。”

  王弘烈身边的亲兵走上两步,接过书信,然回身递给了王弘烈。王弘烈拆开,从里面取出了信纸,展开一看,不由微微皱眉:“秦王要借道朱阳关,赶赴淅阳郡?”

  那名唐兵拱拱手,道:“正是,秦王所言,尽在书信中。”

  王弘烈又将目光盯在了书信上,在信里,李世民说,由于齐王正在攻打襄阳,虽然唐军兵力占优,但襄阳坚城,不是一时半会能攻下的,而大唐陛下已经下令,要他支援齐王。为了尽快地抵达襄阳,只能借道走朱阳关。

  大唐和大郑都是盟友,这一次联手攻打逆隋,李世民希望大郑能一尽盟友的责任,将朱阳关要道贡献出来,供唐军使用。李世民说,只要用一日,他就能带领大军全部走出朱阳关。

  王弘烈略略沉吟,让人带了唐兵下去休息,自己就在城墙上踱步思考起来。朱阳关位于弘农郡和淅阳郡的交界之处,由于西靠秦岭,东接伏牛山,此地的位置异常重要,不过对于大郑来说,反而是个负担,因为此关在函谷关以西,既不能保护纵深,也没有实际的意义。

  王弘烈决定同意李世民从朱阳关通过,如果李世民南下淅阳郡,不仅会对隋军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也消除了唐军对函谷关可能的进犯,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对大郑都是极为有利的,想到此他匆匆走下了城楼。

  半日后,李世民就接到了王弘烈的书信,他眯起了眼睛,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他立刻宣布了命令,唐军早就准备妥当,次日一早,朝着朱阳关前进。一路上,不时发现郑军的斥候,不断将消息报告给王弘烈。

  从潼关到朱阳关不远,唐军一路疾奔,只用了一天,就在夜间抵达了朱阳关,朱阳关守将接到消息,将唐军安置在关北,唐军早早休息。深夜时分,王弘烈接到命令,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唐军已经在朱阳关外驻扎,看来李世民是一心一意想要南下了。

  当夜,郑军心情都放松了下来,却并不知道,在夜深之后,朱阳关外,唐军大营李世民亲帅五千士兵,偷偷摸出了大营,一路朝着函谷关狂奔。在一夜之间,李世民奔出了将近百里,在清晨时分,带着士兵进入广阔的伏牛山中休息,保存体力。

  就在五千士兵休整的时候,房玄龄、段志玄等人带着唐军主力慢慢进入了朱阳关,大摇大摆地从朱阳关走出,当日午时,唐军全部撤出了朱阳关,“李世民”还亲热地与朱阳关守将进行了一番交谈,见朱阳关粮食不足,还慷慨地留下了一些粮食。

  朱阳关守将千恩万谢,送走了“李世民”之后,快马让人将唐军走出朱阳关的消息传递出去,当日黄昏时分,王弘烈就接到了消息,他提起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随后,他宣布打开函谷关,恢复日常戒备,函谷关虽然是个关隘,但关中也有不少百姓,关隘重新打开,不少百姓纷纷涌出城外砍柴,此外被关在关中的商人也各自奔走,或向东或向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