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日子虽然看起来平静,但杨侑一直在收集着各方势力的情报,每天都与杜如晦商谈着局势。此时李子通已经击败了沈法兴,并准备朝南方发展,看样子有一统江东的趋势。

  对于沈法兴的失败杨侑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对杜伏威的上书,却是没有想到的。杜伏威主动上书,将这一次战败的事情统统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杜伏威表示,他愿意入朝,从此不再带兵。这也隐晦地表达了他的心意。古往今来,帝王心术,自然是难以猜测的,而为帝王打下天下的那些良将,能够善终的却没有几人。

  所以杜伏威很明智地选择了对他最为有利的一条路,那就是放弃江淮军的领导权。再说如今隋军势大,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若是自己识相,至少可以保住一世的富贵。手中拿着杜伏威的折子,杨侑有些下了不了决心。

  杜伏威年少成名,虽然是所谓的反贼,但却是因为生活所迫,而且他在历阳,一直在发展建设,兴修水利,对百姓有很大的恩德。而且此人打仗勇猛,干儿子阚陵、王雄涎更是骁将,这样的人才不用,岂不是损失?而且杜伏威在江淮多年,熟悉江淮的地理,是攻取江东的最佳人选。

  杜伏威的劣势在于他的兵力没有李子通强大,历史上能胜利完全是意外和勇气的结合。想必经历了江都一败,杜伏威对李子通有些畏惧之心,因此杜伏威才会上书一封。

  杨侑觉得,需要鼓励杜伏威,历史上已经证明了,杜伏威是一个没有野心之人,他相信,杜伏威既然选择了投靠大隋,就不会再造反。同时,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

  杜伏威刚刚投靠不久,他主动进京,知道内幕的也就罢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杨侑收他兵权,勒命他进京。这样的消息如果被有心人利用,恐怕岭南的冯盎会有想法。而且以后谁还敢投降?

  杨侑走到案几边上,小桂子磨墨,杨侑写了一封书信,告诉杜伏威,他一直很相信杜将军,并告诉他准备好粮秣,隋军在剿灭了林士弘之后,立刻挥师南下,攻取江都。

  杨侑写好书信,小桂子吹干了墨汁,杨侑盖上了大印,让小桂子立刻送到历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