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定杨军南下,所有的粮食供应,除了依靠世家,便是依靠抢劫,他们的办法是以战养战,也就注定了失败。如今伪唐虽然取胜,但并州遭到了极为严重的兵灾,粮食的收成必然大打折扣。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渊恐怕不会出兵河北,第一,是粮食运输问题,并州百废待兴,粮食都不够吃,怎么可能有多余的粮食去支援河北?李渊是老狐狸,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而罗艺虽然投降了伪唐,但李渊十之**不会信任他。毕竟一个降将,想要立刻得到新主人的宠信,有些不太现实,更何况李渊是一个心思细腻之人,不会拿幽州去博。一旦河北的战斗失利,罗艺随时会脱离伪唐自立。

  这一点杨侑听明白了,罗艺就是一个投机倒把者嘛,那边对他有利,他就投靠那边,风吹两边倒。

  第五十八章 班师回朝

  李渊既然不会出兵河北,那会不会出兵陇西?就在众人疑问的时候,杜如晦又做出了分析。这一年多来,陇西在屈突通的治理下,完全实现了自给,尤其是在沓中屯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夏季种植水稻,冬季种植小麦,实现了交替种植,粮食产量大增,已经能实现自我供给,根本不需要汉中的支援。

  在军事上,屈突通沿袭了巴蜀的军事制度,除了保持三万常备军之外,更是加强预备役的训练,他们平时练兵,农忙时种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今陇西预备役也有五万之众。

  在经济上能够满足自给,在军事上,也有足够的力量自保,李渊一旦攻击陇西,兵精粮足的陇西根本不惧,反而会将刚刚恢复了一丝元气的关中拖入战争的泥潭中。

  杜如晦认为,以李渊的老奸巨猾,是不会做出这种蠢事的,如今的他需要修生养息,尽快恢复实力,尤其是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但是李渊绝对不会坐以待毙,对于他来说,大隋每攻下一地,实力就壮大一分,李渊不会也绝不可能坐视大隋壮大。

  杜如晦认为,李渊最好的选择,是发动小规模的战斗,这个地方可能会选择在南阳盆地,毕竟隋军拿下了淅阳郡,兵锋直抵武关,对李渊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如果不出兵,李渊也肯定有什么计谋来扰乱大隋的步伐,当年巴蜀境内的蛮族造反,就是一个例子。李渊死了一个李孝恭,肯定不会介意死第二个李孝恭,第三个李孝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