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1 / 2)
隋军的步卒举着云梯木板,在隋军弓弩手的掩护下,很是顺利的抵达了城下,随后利用工具迅速过了护城河,护城河的河水已经满了出来,一片浑浊,还带着臭味。
隋军没有片刻犹豫,蹬蹬蹬过了河,让唐军大惊失色。唐军在王长谐的指挥下奋力射出箭羽,可是收效甚微。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区别,是因为唐军的士兵不多,同时由于能使用的弓箭不多,所以在远程输出上,根本不能和隋军相比。远程输出虽然比不上,但隋军靠近了城墙,对唐军就有利得多。
王长谐看见隋军要爬城,一声令下,士兵将礌石扔下,朝着城下的隋军砸去,巨大的石块落下,在隋军人群中开花,有数人被砸中,命丧当场。沙袋在这个时候也成了武器,唐军不断将沙袋扔下,攻击隋军。侯君集站在城墙下,抬出脚,使劲地踹着城墙。由于城墙已经变得极度疏松,随着侯君集的猛踹,城墙隐隐震动,石头如沙子一般哗哗落下。不少隋军也随着侯君集一起猛踹城墙,在队正的指挥下,同时收脚,一起踹出,城墙一阵接着一阵的颤抖着,仿佛随时就会崩塌。
第九十二章 攻城 下
城墙一阵摇晃,沙子扑簌扑簌落下,王长谐大吃一惊,连连吩咐士兵推下礌石。但这时隋军已经有了准备,一见巨石砸来,就纷纷躲开,所以损失并不大,而一旦唐军退回去继续搬动礌石的时候,隋军就继续猛踹城墙。
隋军四面八方的攻击让唐军疲于奔命,由于兵力上的不足,他们不能完全阻止隋军的动作,城破看来是早晚的事了。
就在隋军猛攻均阳城的同时,李大亮的军队已经逐渐靠近了均阳城。通过斥候,李大亮得到了一些消息,经过分析,李大亮判断出隋军使用的水攻。
因为只有水攻,所有的一切迹象才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隋军既然采用了水攻,那么如今大水已经消退,证明隋军正在攻城。
李大亮小心翼翼带着五千士兵前行,在抵达均阳城北十里外停住了,他登上一处丘陵,极目远眺,看到了远处的均阳城,李大亮的目力还算不错,他猛看见远处人影上下爬动,还有隋军的赤红‘色’旗帜在挥舞着。
李大亮判断出隋军正在攻城,他跳下丘陵,继续带兵前进,又小心翼翼走了数里,在均阳城外五里处停下。李大亮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他只有五千兵马,责任很重,必须要小心谨慎。
这个时候,五里的距离足以让李大亮看的更清楚了,当他登上高处,这才发现均阳城的情况十分危险。
均阳城多处的城墙已经坍塌,隋军已经攻进了城中,与唐军进行着巷战,李大亮只是匆匆一瞧,就明白唐军已经落入了下风。赵慈景怎么样了?是死是活?在不在城中?
一瞬间,李大亮的脑海中浮现出数个念头。但这些情况他一无所知。而一无所知对于沙场鏖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李大亮叹息一声,他觉得还是有些仓促了,如今敌人的情况他并不是很了解,这场营救行动有些不靠谱啊!可是陛下的命令他有不得不遵从。想到此,李大亮就叹息一声。
↑返回顶部↑
隋军没有片刻犹豫,蹬蹬蹬过了河,让唐军大惊失色。唐军在王长谐的指挥下奋力射出箭羽,可是收效甚微。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区别,是因为唐军的士兵不多,同时由于能使用的弓箭不多,所以在远程输出上,根本不能和隋军相比。远程输出虽然比不上,但隋军靠近了城墙,对唐军就有利得多。
王长谐看见隋军要爬城,一声令下,士兵将礌石扔下,朝着城下的隋军砸去,巨大的石块落下,在隋军人群中开花,有数人被砸中,命丧当场。沙袋在这个时候也成了武器,唐军不断将沙袋扔下,攻击隋军。侯君集站在城墙下,抬出脚,使劲地踹着城墙。由于城墙已经变得极度疏松,随着侯君集的猛踹,城墙隐隐震动,石头如沙子一般哗哗落下。不少隋军也随着侯君集一起猛踹城墙,在队正的指挥下,同时收脚,一起踹出,城墙一阵接着一阵的颤抖着,仿佛随时就会崩塌。
第九十二章 攻城 下
城墙一阵摇晃,沙子扑簌扑簌落下,王长谐大吃一惊,连连吩咐士兵推下礌石。但这时隋军已经有了准备,一见巨石砸来,就纷纷躲开,所以损失并不大,而一旦唐军退回去继续搬动礌石的时候,隋军就继续猛踹城墙。
隋军四面八方的攻击让唐军疲于奔命,由于兵力上的不足,他们不能完全阻止隋军的动作,城破看来是早晚的事了。
就在隋军猛攻均阳城的同时,李大亮的军队已经逐渐靠近了均阳城。通过斥候,李大亮得到了一些消息,经过分析,李大亮判断出隋军使用的水攻。
因为只有水攻,所有的一切迹象才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隋军既然采用了水攻,那么如今大水已经消退,证明隋军正在攻城。
李大亮小心翼翼带着五千士兵前行,在抵达均阳城北十里外停住了,他登上一处丘陵,极目远眺,看到了远处的均阳城,李大亮的目力还算不错,他猛看见远处人影上下爬动,还有隋军的赤红‘色’旗帜在挥舞着。
李大亮判断出隋军正在攻城,他跳下丘陵,继续带兵前进,又小心翼翼走了数里,在均阳城外五里处停下。李大亮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他只有五千兵马,责任很重,必须要小心谨慎。
这个时候,五里的距离足以让李大亮看的更清楚了,当他登上高处,这才发现均阳城的情况十分危险。
均阳城多处的城墙已经坍塌,隋军已经攻进了城中,与唐军进行着巷战,李大亮只是匆匆一瞧,就明白唐军已经落入了下风。赵慈景怎么样了?是死是活?在不在城中?
一瞬间,李大亮的脑海中浮现出数个念头。但这些情况他一无所知。而一无所知对于沙场鏖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李大亮叹息一声,他觉得还是有些仓促了,如今敌人的情况他并不是很了解,这场营救行动有些不靠谱啊!可是陛下的命令他有不得不遵从。想到此,李大亮就叹息一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