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其与宋金刚争夺水源,还不如寻找新的水源。裴寂在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立刻派出了殷开山、刘弘基等人四处寻找,经过两日的寻找,在姑射山南部十五里外的一处平原,寻找到了一条汾河的支流。在汾河旁边,自然不用担心水源的缺失,所以,裴济经过思考后,决定立刻移营,因为士兵已经两天没有好好喝过水了,在最渴的时候,只能用用树叶解渴,而且附近的树叶都几乎被啃光了!

  所以,移营的事情,是刻不容缓了。

  不过,裴寂也很清楚,移营是大事,必须要谨慎,而且宋金刚断了自己的水源,不就是为了逼迫自己移营,然后伺机杀出吗?裴寂很自负的觉得,宋金刚的想法太幼稚了一些,难道自己不会做出任何的防范吗?

  裴寂瞧不起出身低微的宋金刚,却没有想到,在水源这一战,他就已经输了一仗了。纸上谈兵,是要不得的,历史上很多将领,不一定读过书,却依旧不影响他的赫赫声威。

  世家子弟有他们的高傲,而正是这种高傲,往往决定了命运。

  在一大早,裴寂就立刻下令士兵们将营寨给拆除,准备迁移到十五里外的平原,在那里,将会建立起新的大营,而这一次,裴寂绝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再度发生,他一定会保护好水源。

  看着士兵们忙碌,裴寂一边巡视,一边思考着。宋金刚会不会突然杀出来?他已经派殷开山守卫在唐军与定杨军之间,兵力有两千人。这两千人,是骁勇善战的并州人。

  按照裴寂的计划,殷开山的两千人只是一颗棋子,毕竟,用两千人挡住定杨军是不现实的,就算是拖延定杨军,作用也不大。因为定杨军的得到突厥人的支持,拥有大量的骑兵,机动性非常强。而这一带除了南北仙洞,向西奔走七八里,还有几条路可以行走,定杨军可以比较容易地绕过殷开山的部队,直扑带着营垒、拒马、鹿角等物的搬迁大军。

  一旦让定杨军的骑兵杀过来,搬迁大军无疑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只能任人宰割。裴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还有计划,因为他很笃定的认为,定杨军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宋金刚一定会亲帅大军追来。

  当然,如果定杨军不来,那最好不过,裴寂需要重新扎下大营,恢复士气,以便再战。但是如果定杨军追来,裴寂也做好的准备,给予宋金刚迎头痛击。

  比如说此刻,殷开山的任务就是诱敌,所以他才带了两千人,他在位于唐军大营东北方向的一片丘陵上巡逻,不时地看着远处,宋金刚会派兵追杀而来吗?

  殷开山一直觉得,裴寂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是失掉街亭的马谡。他们出谋划策还可以,但如果说到带兵打仗,两军阵前决战,还是缺乏了勇气、缺乏了急智,而这偏偏是在战场上所需要的。

  殷开山微微叹息,其实他一直觉得秦王带兵是最好的人选,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陛下偏偏不让秦王领兵,让他心中充满了失望。在他看来,秦王有着很多优点,果断、英勇,只要辅以良臣猛将,必定能迅速平定天下的战乱。

  殷开山一边叹息,一边四处巡视着,作为诱敌的士兵,责任重大,尤其是殷开山可不想将小命丢在这里,因此,他十分谨慎。两千士兵,有五十多人的斥候,殷开山将他们分布在东边、东北边,以及北边三个方向,密切地观察着定杨军的动向。

  有些口渴了,殷开山从腰间解下水囊,他打开了塞子,将水囊送到了嘴边,轻轻地抿了一口,水囊里的水已经不多,大约还有七八口的模样,需要节约着使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