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1 / 2)
“湟水两岸,最为肥沃的土地便是在西平郡,要想在陇西站稳,必须要开发湟水的农田,才能有足够的粮食,支撑大军的食用。可是陛下偏偏不取,非要屯兵沓中。”
屈突通说着,想起了刘纲的报告,经过去年的辛勤耕种,沓中良田已经开垦出上万顷,如今冬小麦收割在即,预计有十万石左右的粮食产量,能极大地满足陇西的粮食需求。
其实如果占据西平郡也不是不可以,但守得路口就比较多,除了要防卫吐谷浑从西海湖(青海湖)杀过来,更要防备占据凉州的李轨。尤其是如果占领了西平郡,离吐谷浑的国都伏俟城只有一天的路程,这对于吐谷浑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威胁,他绝对不能容忍隋军在他家门口。
而在临津关则不同,它不仅只有一个出路,可以牢牢堵死吐谷浑的南下之路,更可以通过大河的支流,抵达位于湟水边上的金城。能够快速的支援金城,以少量兵力守卫金城和临津关一线。
屈突通并不知道杨侑与李靖、杜如晦等人商议了很久,这才决定暂时放弃西平郡,等到局面稳定了,大隋肯定是要收复西平郡,乃至于河西四郡的。
就在他叹息的时候,门外响起了士兵的声音:“总管,方指挥来了!“
方指挥正是方德,听到他来的消息,屈突通急忙道:“请他进来!”
方德进来之后,脸上有些焦急,道:“屈突总管,我刚才得到消息,李渊已经出兵攻打陇西,如今大军正在扶风郡,预计明日就会抵达萧关。”
屈突通脸色一变,他最害怕的局面出现了。吐谷浑利用骑兵的优势避而不战,就牵制了他大量的兵力,但他又不能放弃临津关,不然吐谷浑攻破了此地,问题就大了。
可是,李渊的兵马已经抵达萧关,意味着李渊放弃了攻打大隋重兵驻守的大震关。而兵出萧关的威胁更大,向西南,可以攻打天水,向西北,可以直取金城,而无论是哪一条进军线路,都不是屈突通所希望看到的。
“方指挥,你有什么好办法?”屈突通目光炯炯看着他,他希望方德像上次一样,将李唐的军粮给烧毁。
方德似乎明白他的意思,他摇摇头,道:“这一次是李神通带兵,随军带着五万石粮食。这一次李渊是要稳扎稳打,我不可能得手。”
那也是,方德是人而不是神,上次也是因为李智云帮了大忙,方德这才烧毁了粮草,使得李世民功亏一篑。但这一次,李神通显然吸取了教训,步步为营。
屈突通和方德都不知道,因为在大营中两度被擒,李神通已经变得异常谨慎了。
契苾业力长身而起,他拱拱手,道:“屈突总管,方指挥,看来我必须要立刻动身,去寻找失散的部落!”
↑返回顶部↑
屈突通说着,想起了刘纲的报告,经过去年的辛勤耕种,沓中良田已经开垦出上万顷,如今冬小麦收割在即,预计有十万石左右的粮食产量,能极大地满足陇西的粮食需求。
其实如果占据西平郡也不是不可以,但守得路口就比较多,除了要防卫吐谷浑从西海湖(青海湖)杀过来,更要防备占据凉州的李轨。尤其是如果占领了西平郡,离吐谷浑的国都伏俟城只有一天的路程,这对于吐谷浑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威胁,他绝对不能容忍隋军在他家门口。
而在临津关则不同,它不仅只有一个出路,可以牢牢堵死吐谷浑的南下之路,更可以通过大河的支流,抵达位于湟水边上的金城。能够快速的支援金城,以少量兵力守卫金城和临津关一线。
屈突通并不知道杨侑与李靖、杜如晦等人商议了很久,这才决定暂时放弃西平郡,等到局面稳定了,大隋肯定是要收复西平郡,乃至于河西四郡的。
就在他叹息的时候,门外响起了士兵的声音:“总管,方指挥来了!“
方指挥正是方德,听到他来的消息,屈突通急忙道:“请他进来!”
方德进来之后,脸上有些焦急,道:“屈突总管,我刚才得到消息,李渊已经出兵攻打陇西,如今大军正在扶风郡,预计明日就会抵达萧关。”
屈突通脸色一变,他最害怕的局面出现了。吐谷浑利用骑兵的优势避而不战,就牵制了他大量的兵力,但他又不能放弃临津关,不然吐谷浑攻破了此地,问题就大了。
可是,李渊的兵马已经抵达萧关,意味着李渊放弃了攻打大隋重兵驻守的大震关。而兵出萧关的威胁更大,向西南,可以攻打天水,向西北,可以直取金城,而无论是哪一条进军线路,都不是屈突通所希望看到的。
“方指挥,你有什么好办法?”屈突通目光炯炯看着他,他希望方德像上次一样,将李唐的军粮给烧毁。
方德似乎明白他的意思,他摇摇头,道:“这一次是李神通带兵,随军带着五万石粮食。这一次李渊是要稳扎稳打,我不可能得手。”
那也是,方德是人而不是神,上次也是因为李智云帮了大忙,方德这才烧毁了粮草,使得李世民功亏一篑。但这一次,李神通显然吸取了教训,步步为营。
屈突通和方德都不知道,因为在大营中两度被擒,李神通已经变得异常谨慎了。
契苾业力长身而起,他拱拱手,道:“屈突总管,方指挥,看来我必须要立刻动身,去寻找失散的部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