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2 / 2)
“这个不妨,朕要的,是有一技之长的能人,你在战舰只待了一个时辰,就能看出战舰倾斜,足以证明你对船只了解甚深。朕以为,你绝对不是一个平凡的渔民!”杨侑淡淡的说着。
陆忠脸色一变,“噗通”一声跪下,道:“陛下,小民绝非有意隐瞒!”
“说吧,你是什么人?”杨侑笑了。
“小民的确叫陆忠,不过小民父亲,乃是西梁的诸津令,善于造船。”陆忠说道,他想不到陛下是怎么看穿他的身份的。
杨侑笑了,诸津令属于军器监的官员,专门掌管天下津济舟梁事宜,与都水监有些类似,但又稍稍不同,此人的父亲如果是西梁国的诸津令,那么陆忠对战舰熟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他刚才的话,也不不过是托词而已。
“陛下,小民并非有意隐瞒,而是先父出身于西梁,小民深怕陛下……”陆忠说着,低下头,不敢再说。
杨侑明白他的意思,因为西梁国是萧詧所建,而萧铣是他的曾孙,陆忠有这个顾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杨侑摆摆手,道:“朕用人一来,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不必担心!”
当初杨侑在明白李靖乃是卧底的情况下,都敢大胆使用,大胆用计,不得不说杨侑的胆子非常之大,当然,也是他对自己有着信心,认为能控制住李靖,锦衣卫虽然还有不足,但朝中的情况,基本被掌握,那时候的李靖已经被杨侑严密监视。
侯君集这时笑道:“陆忠,这点你大可当心,当初我老侯不过是禁卫军的一个伍长,蒙陛下赏识,这才明珠不再蒙尘,发出耀眼的光芒。”
杨侑看着他,发现侯君集读了书之后,时常掉书袋了,瞧他那得意洋洋的模样,杨侑咳嗽一声,问道:“侯爱卿,春秋背的怎样了?”
侯君集摸着头,道:“臣已经背到昭公了。”
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两百四十年的点点滴滴,杨侑本来调侃他,没有想到他真的背了,这昭公篇已经是春秋后几篇了,他不由笑道:“背背文公篇。”
侯君集略略思索之后,摇头晃脑背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來会葬……”
杨侑默默地听着,脸上不时露出微笑,陆忠也在一旁,看着侯君集的模样,暗暗觉得好笑,此人的确有趣。
“十有八年春王二月丁丑,公薨於台下。秦伯犖卒。夏五月戊戌,齐人弑其君商人。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冬十月,子卒。夫人姜氏归于齐。季孙行父如齐。莒弑其君庶其。” ↑返回顶部↑
陆忠脸色一变,“噗通”一声跪下,道:“陛下,小民绝非有意隐瞒!”
“说吧,你是什么人?”杨侑笑了。
“小民的确叫陆忠,不过小民父亲,乃是西梁的诸津令,善于造船。”陆忠说道,他想不到陛下是怎么看穿他的身份的。
杨侑笑了,诸津令属于军器监的官员,专门掌管天下津济舟梁事宜,与都水监有些类似,但又稍稍不同,此人的父亲如果是西梁国的诸津令,那么陆忠对战舰熟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他刚才的话,也不不过是托词而已。
“陛下,小民并非有意隐瞒,而是先父出身于西梁,小民深怕陛下……”陆忠说着,低下头,不敢再说。
杨侑明白他的意思,因为西梁国是萧詧所建,而萧铣是他的曾孙,陆忠有这个顾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杨侑摆摆手,道:“朕用人一来,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不必担心!”
当初杨侑在明白李靖乃是卧底的情况下,都敢大胆使用,大胆用计,不得不说杨侑的胆子非常之大,当然,也是他对自己有着信心,认为能控制住李靖,锦衣卫虽然还有不足,但朝中的情况,基本被掌握,那时候的李靖已经被杨侑严密监视。
侯君集这时笑道:“陆忠,这点你大可当心,当初我老侯不过是禁卫军的一个伍长,蒙陛下赏识,这才明珠不再蒙尘,发出耀眼的光芒。”
杨侑看着他,发现侯君集读了书之后,时常掉书袋了,瞧他那得意洋洋的模样,杨侑咳嗽一声,问道:“侯爱卿,春秋背的怎样了?”
侯君集摸着头,道:“臣已经背到昭公了。”
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两百四十年的点点滴滴,杨侑本来调侃他,没有想到他真的背了,这昭公篇已经是春秋后几篇了,他不由笑道:“背背文公篇。”
侯君集略略思索之后,摇头晃脑背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來会葬……”
杨侑默默地听着,脸上不时露出微笑,陆忠也在一旁,看着侯君集的模样,暗暗觉得好笑,此人的确有趣。
“十有八年春王二月丁丑,公薨於台下。秦伯犖卒。夏五月戊戌,齐人弑其君商人。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冬十月,子卒。夫人姜氏归于齐。季孙行父如齐。莒弑其君庶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