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1 / 3)
至于对外,杨侑已经同河北的窦建德达成了协议,窦建德依旧被称为夏王,表面上是向大隋称臣,但实际上,双方都知道,窦建德依旧是河北之王,还是这片土地的实际掌权者,在双方接壤前,这个友谊还将保持着。
除了窦建德,杨侑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这个收获让杨侑非常兴奋,为此,他特意派遣了使者远赴历阳,封杜伏威为越公,吴越讨逆使,可以自行处理吴越战事。
杨侑知道杜伏威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不然历史上的他在天下大势未定之际,绝不会投降李唐,但此人下场极为悲惨。因为辅公祏的背叛,此人被李渊以谋反罪斩杀,惨死在长安闹市口。
杜伏威的投降,意味着杨侑可以在江东打造一个根据地,日后沿江而下,就有了帮衬。
杨侑还派了使者去交趾郡、始安郡,但这两地,无论是丘和还是李袭志都没有反应,杨侑猜测是因为战乱严重,所以使者很难到达。
就像历史上困守颁蒲的王行本是在杨广死了两年之后才得到消息,李袭志则是一年,关山阻隔,消息不便,由此可知运河的重要。
当然,对外最大的胜利便是屈突通在陇西站稳了脚跟,隋军在陇西已经有四万兵马,其中骑兵两万,面对李唐,以屈突通之大才,足以自保。而沓中、天水的冬小麦已经绿油油的一片,应该能够自行解决粮食问题。
不过,为了能够与河池郡、汉阳郡、天水郡等地连成一片,杨侑在大雪消退之后,立刻组织了一批蛮族俘虏,拓宽了羊肠小道,还在紧要处设置了军事据点,确保一旦陇西发生危机,汉中立刻可以出兵支援。
据萧瑀估计,这是一个大工程,至少要等到秋季才能完成。毕竟这一带山势险要,开凿不便。历史上,某太祖开凿这一带时,兴建道路,便死伤无数。以那时的科技水平都如此艰难,此时更加不易。
但杨侑对这些蛮兵毫不怜惜,他有利器在手,那些不服的蛮族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死。反正都是死,为大隋的建设而死,死的光荣!
总地说来,大隋的情况正在好转,但唯一有一点不好的是,两个媳妇的肚子大了,行走已经不便,而杨侑却不能留在成都了,他还有事情要办。
在临行前,杨侑叫过了萧瑀,窦璡、张启文等内阁大臣,叮嘱着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好交代,内阁制度经过将近半年的磨合,已经逐步走上了正轨。
“朕这一次去各郡巡视,查看情况,就有赖诸位爱卿留守成都了。凡事内阁商议而定,若是事情太大太急,就让人快马送来。”杨侑说着。
随着他年龄的增大,身形也长成了,身高足有八尺,又因为常常练武,体魄雄壮,身上更是有着杀气,就连萧瑀也常常感慨,杨家有子已长成,正是挥斥方遒时。
听到杨侑的话,群臣点头,张启文道:“陛下,可是去汉中?”
↑返回顶部↑
除了窦建德,杨侑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这个收获让杨侑非常兴奋,为此,他特意派遣了使者远赴历阳,封杜伏威为越公,吴越讨逆使,可以自行处理吴越战事。
杨侑知道杜伏威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不然历史上的他在天下大势未定之际,绝不会投降李唐,但此人下场极为悲惨。因为辅公祏的背叛,此人被李渊以谋反罪斩杀,惨死在长安闹市口。
杜伏威的投降,意味着杨侑可以在江东打造一个根据地,日后沿江而下,就有了帮衬。
杨侑还派了使者去交趾郡、始安郡,但这两地,无论是丘和还是李袭志都没有反应,杨侑猜测是因为战乱严重,所以使者很难到达。
就像历史上困守颁蒲的王行本是在杨广死了两年之后才得到消息,李袭志则是一年,关山阻隔,消息不便,由此可知运河的重要。
当然,对外最大的胜利便是屈突通在陇西站稳了脚跟,隋军在陇西已经有四万兵马,其中骑兵两万,面对李唐,以屈突通之大才,足以自保。而沓中、天水的冬小麦已经绿油油的一片,应该能够自行解决粮食问题。
不过,为了能够与河池郡、汉阳郡、天水郡等地连成一片,杨侑在大雪消退之后,立刻组织了一批蛮族俘虏,拓宽了羊肠小道,还在紧要处设置了军事据点,确保一旦陇西发生危机,汉中立刻可以出兵支援。
据萧瑀估计,这是一个大工程,至少要等到秋季才能完成。毕竟这一带山势险要,开凿不便。历史上,某太祖开凿这一带时,兴建道路,便死伤无数。以那时的科技水平都如此艰难,此时更加不易。
但杨侑对这些蛮兵毫不怜惜,他有利器在手,那些不服的蛮族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死。反正都是死,为大隋的建设而死,死的光荣!
总地说来,大隋的情况正在好转,但唯一有一点不好的是,两个媳妇的肚子大了,行走已经不便,而杨侑却不能留在成都了,他还有事情要办。
在临行前,杨侑叫过了萧瑀,窦璡、张启文等内阁大臣,叮嘱着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好交代,内阁制度经过将近半年的磨合,已经逐步走上了正轨。
“朕这一次去各郡巡视,查看情况,就有赖诸位爱卿留守成都了。凡事内阁商议而定,若是事情太大太急,就让人快马送来。”杨侑说着。
随着他年龄的增大,身形也长成了,身高足有八尺,又因为常常练武,体魄雄壮,身上更是有着杀气,就连萧瑀也常常感慨,杨家有子已长成,正是挥斥方遒时。
听到杨侑的话,群臣点头,张启文道:“陛下,可是去汉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