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殿下,李渊可谓一代枭雄,必然不甘心大兴城落入他人手中,他,一定会出兵!”杜如晦十分肯定。

  杨侑转过头,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第一百章 大战前夕

  隋军果然撤走了,在确定了进军的路线之后,一向谨慎的李渊,派出了斥候打探,根据回报,隋军大营只留下残垣断壁,大营内凌乱不堪,甚至还留下了一些粮食、器械,种种迹象表明,隋军的撤走很惊慌,似乎受到了某种外来的威胁。如此看来,刘文静、李孝常逃走没有被发现,也就显得非常合理了。

  看来,薛举精骑的东出,给大兴城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即使在东线还有李渊的数万大军,他杨侑也顾不得了。李渊亲自召见了驻扎在下邽城东二十里外的孙华,得到了更为详细的信息。

  隋军撤退的情况,被孙华的士兵瞧在眼中,可是说,他们是眼睁睁的看着隋军三万大军撤到了渭水以南,甚至匆忙地连浮桥也没有烧掉。孙华非常肯定的告诉李渊,他是眼睁睁的看着隋军撤走的,即使是如此,李渊还是非常小心,让人渡过渭水,查看消息。

  这个时候,杨侑已经撤回了渭水南岸,他将大军驻扎在渭南,丘氏兄弟领兵三千人,驻扎在渭水河口,隋军在渭水南岸遍布斥候,一旦有唐军斥候,就地斩杀。

  李渊派出的数百名斥候,因为隋军的严密封锁,都打听不到任何消息,只能看见隋军大营的旗帜高高飞扬,李渊心中怀疑这是隋军的计谋,他虽然决定进兵,但不能盲目。刘文静、武士镬、柴绍等人,纷纷按捺不住,每日都来找李渊,请求李渊速速进兵,李渊好言相劝,总算将众人一一安抚。

  此时的杨侑,正在大营中,与李靖、杜如晦商量着事情,这是一场斗智,撤退没有那么简单,以往杨侑留给众人的印象,是一个谋定而后动,计划周详之人。如果这一次显得破绽多多,反而坏了大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