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华想了又想,暗想此人从京城来,莫非是代王说客?于是又道:“听闻代王殿下先是大破李秀宁,后又斩卫玄等叛徒,更是将其全家灭门,杀伐决断,可成大业?”

  房玄龄端起酪浆,饮了一口,眯着眼睛,看着孙华,笑道:“隋室江山,民心尽失,已如那垂垂夕阳,即将没落。更何况以大王的身份,恐怕不妥。”

  孙华踌躇,他看着房玄龄,道:“那先生以为,何人当笑傲天下?”

  房玄龄见火候已到,他微微一笑,道:“唐国公李渊,出身关陇,在太原经营多年,手下精兵无数,自从太原南下,一路所向披靡,所经之处,无不倒戈而降,取天下者,必定是唐国公!”

  孙华有些疑惑:“房先生,听说李渊被阻挡在大河对岸,若不能进兵关中,何以能成事?”

  房玄龄猛地站起身来,掷地有声:“大王若是能助唐国公渡过大河,一旦唐国公拿下大兴,大王必定封侯拜爵,位极人臣,成就岂是一个山大王!”

  孙华听了,心中一热,他站起身来,“愿先生教我!”

  第六十七章 过河!过河!

  从河东通往关中,有三条要道,第一条是蒲津渡,这条线路最短,路途也比较平坦,是最主要的通道,平时货物来往,都是走这条路。

  其二,就是走风陵渡,但这条路要经过潼关,平时也可以走,但战争期间,此地就成了禁地,尤其是从太原杀来,除非拿下河东城,不然粮道就暴露在敌人兵锋之下,所以没人会走这条路。

  其三,便是位于冯翊郡的龙门渡了,龙门渡又叫禹门渡,自古在此地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这一带河流湍急,平时渡河都需要小心。

  响午过后,就在杨侑将李秀宁忽悠走,在营中读着兵书之时,位于龙门渡的隋军大营外,来了一群人,约有二十余人,有男有女。

  这群人说话带着浓浓的韩城口音,一听就是本地人,他们赶着数十只羊,此外手推车上堆满了布袋,里面装的鼓鼓的,全是粮食。这些人走到隋军大营外,早有隋兵喝道:“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这位军爷,我们是韩城的百姓,多亏军爷们在这里,这才赶跑了土匪孙华,我们特意送来粮食,还有一些牛羊,还望军爷们笑纳!”一个百姓高声回答。

  几名隋兵看着远处咩咩叫的绵羊,忍不住舔了舔嘴唇,仿佛已经看到绵羊被宰杀洗净,放在火上烤熟,又或是放入大鼎中煮熟,成为美食。几名隋兵看了一眼,其中一人回答:“你稍等一会,我去通报将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