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 / 3)
他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来,瞥见一旁炉火上架着烤了些许花瓣,惊讶道:“这是……腊梅?”
“嗯,你没来的那一天开的,”宋吟秋顿了顿笔,似乎在做最后的思考,一面回话道,“我想着北疆冬日长,离开春还有些日子,这些凋落的早梅岂不浪费?既然都是烘干,想必用炉火和日晒,大抵是不同的滋味吧?”
沈知弈习惯了她总有些新意的点子,当下只提醒到:“当心夜里受潮。”
“晓得的,”宋吟秋随口答应着,她今日觉得沈知弈越发多话,或许从前的他总归拘着自己。她终于搁笔,自己从头到尾过了一遍,将墨迹未干的纸页递给沈知弈,道:“你看看。”
“什么?”沈知弈下意识问了一句,他先是扫了一眼,惊讶道,“与北狄的议和书?”
他细细地读了一遍,道:“你是想用治疗时疫的方子换取与北狄长期休战和官方互市的协议?”
“嗯,”宋吟秋道,“你应当知道,我早有此意。我一向不赞成两个民族间的关系应该是无休止的战争,你是武将自然清楚,是战争总归有人死亡。自古以来,通过战争来达到的和平,无一不是付出巨大代价。但这一过程本身就已不再是和平。”
沈知弈若有所思:“所以你想到利益交换。”
“是,”宋吟秋躺回靠背上,疲惫地揉了揉眉心,道,“尽管这也并非一劳永逸,但这是我能够想到的最合适的方式了。”
她复问道:“你如何想?”
“我以为可行,”沈知弈却还有顾虑,“只是……此事并非经过皇上之手。皇上疑心重,若是日后追究起来,只怕是不会好过。”
“我何尝没想过,”宋吟秋叹了口气,道,“勉强度一日是一日罢了。至于往后,谁又能料到呢?民间不还有句话么,‘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虽说大逆不道,但也有几分道理。”
第44章 变故
豫王的兵马兵临宫门之时,吴羽权方才惊觉那个传闻中擅于排兵布局、骁勇善战的豫王其实从未从此番局面中隐身而退。
此番起兵的时机看似刁钻,实则豫王终年被囚禁于京中,能够挑着一个京中兵力空虚的时间已是困难之事。不过是因为最近皇上对南蛮之地用兵心切,北疆又自身难保,大夏的兵力集中在南边,就算调兵也多半是来不及的。
↑返回顶部↑
“嗯,你没来的那一天开的,”宋吟秋顿了顿笔,似乎在做最后的思考,一面回话道,“我想着北疆冬日长,离开春还有些日子,这些凋落的早梅岂不浪费?既然都是烘干,想必用炉火和日晒,大抵是不同的滋味吧?”
沈知弈习惯了她总有些新意的点子,当下只提醒到:“当心夜里受潮。”
“晓得的,”宋吟秋随口答应着,她今日觉得沈知弈越发多话,或许从前的他总归拘着自己。她终于搁笔,自己从头到尾过了一遍,将墨迹未干的纸页递给沈知弈,道:“你看看。”
“什么?”沈知弈下意识问了一句,他先是扫了一眼,惊讶道,“与北狄的议和书?”
他细细地读了一遍,道:“你是想用治疗时疫的方子换取与北狄长期休战和官方互市的协议?”
“嗯,”宋吟秋道,“你应当知道,我早有此意。我一向不赞成两个民族间的关系应该是无休止的战争,你是武将自然清楚,是战争总归有人死亡。自古以来,通过战争来达到的和平,无一不是付出巨大代价。但这一过程本身就已不再是和平。”
沈知弈若有所思:“所以你想到利益交换。”
“是,”宋吟秋躺回靠背上,疲惫地揉了揉眉心,道,“尽管这也并非一劳永逸,但这是我能够想到的最合适的方式了。”
她复问道:“你如何想?”
“我以为可行,”沈知弈却还有顾虑,“只是……此事并非经过皇上之手。皇上疑心重,若是日后追究起来,只怕是不会好过。”
“我何尝没想过,”宋吟秋叹了口气,道,“勉强度一日是一日罢了。至于往后,谁又能料到呢?民间不还有句话么,‘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虽说大逆不道,但也有几分道理。”
第44章 变故
豫王的兵马兵临宫门之时,吴羽权方才惊觉那个传闻中擅于排兵布局、骁勇善战的豫王其实从未从此番局面中隐身而退。
此番起兵的时机看似刁钻,实则豫王终年被囚禁于京中,能够挑着一个京中兵力空虚的时间已是困难之事。不过是因为最近皇上对南蛮之地用兵心切,北疆又自身难保,大夏的兵力集中在南边,就算调兵也多半是来不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