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 第234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薛雷等人一起称是,不再看路上的车子。

  第二天一早,栾庆山到黄河边岸边与艄公一起看了浮冰。见并无大害,中午前便就渡过了黄河。

  宋朝的黄河是北流,在天津附近入海。洛阳附近的这一段黄河河道,是最靠南的,并不是每年都结冰。哪怕天气寒冷的年岁,也只是河面上有浮冰。反倒是下游,黄河大面积冰封,冬季没有防守的作用。

  温县并没有金军驻扎,当地一个大户田员外自称知县,遥奉金朝号令,管理地方。如今市井萧条,商旅绝少,显得非常荒凉。栾庆山等人没有多待,第二天就向济源去,翻过王屋山,进入了河东。一路上没有联系姜敏的人,走垣曲、曲沃、襄陵,终于在除夕前一天的腊月二十八,到了晋州城外。

  在城外的一处茶馆,栾庆山对众人道:“平阳府是晋南重镇,驻有一千金军,不可多事。你们先住在城外,我进城去看看。这里有节帅安排好的人,只要找到了,我们就有了落脚之地。”

  众人称是。饮了一会茶,就在城外找处客栈住下。

  金军管理粗疏,住店查得不严。这些人随便编个名字、来历,便就再没有人来问。

  栾庆山洗漱过了,换了装束。看看天气还早,拽开大步进了晋州城里。

  晋州是河东路重镇,为平阳郡、建雄军节度,驻临汾县,政和年间升为平阳府。宋朝的州名比较复杂,除了州名之外,还有郡名、节度等等,各有其来历。人们习惯上有时称州名,有时称郡名,又有的称节度。比如西京河南府是洛阳郡,便经常称洛阳。岳州是巴陵郡,《岳阳楼记》中便称滕子京谪守巴陵。永兴军是京兆郡,习惯称永兴军。直到宣和二年才有诏旨不称军名,而称京兆府。

  虽然升为了平阳府,民间很多时候还是习惯称这里是晋州。驻地临汾县地名倒是一直未改,流传到后世。

  其实许多地名都是这样来的。后世有的用州名,如杭州、苏州;有的用县名,如合肥、临汾。有的用郡名,如洛阳、河间;有的用节度名,如镇江、嘉兴。只有很少一部分地名没有来历,是后世因为各种原因改的。所以说好听的庐州改成了合肥,什么什么的,就纯是人编的段子而已,地名并没有改。

  进城沿着大街一路前行,在城里转了一圈,又从西门出来。到了汾河的码头边,有一家“梧桐客栈”,栾庆山停住了脚步。左右看看,施施然进了客栈。

  一个小厮急忙迎上来,道:“客官辛苦。不知这次要在店里住几天?”

  栾庆山道:“先不急,看看货物什么时候到。对了,你们的主人可在店里?若在,请出来说话。”

  小厮陪着笑道:“不瞒客官,我们这家客栈许多生意,主人家一直在忙。现在好似并没有在店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