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之国 第70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乡贤治国最终也没有真正推动起来。但对失败的原因,总结的是中国传统已经不适合于当前的时代了,不能泥古,诸如此类。却没有人真正去说,那本来就不是中国的传统。与此类似,有大量的这种传统文化,都是一些流学于外的人,或蒙骗或半知半解,从外国学来的。然后再有一群鼓吹者,在一边摇头晃耳,找着历史依据,说着中国文化的灿烂。

  首先要明白,这些传统,这些文化,大部分都是因为地理的局限,技术的不足,政治的限制,宗教信仰影响,这样那样的原因,才形成了习惯。这代表了历史,代表了人民的向往或者无奈。后人应该明白古人为什么形成这些习惯,用与不用,则根据自己需要与否来决定。

  这也是文化,那也是文化,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改,主张这样的文人就酸腐了。文化应该是在发展中,人民自然而然产生的。最后经过文人的升华,获得广大人民认可。

  歌言志,诗歌最早也是劳动人民自然而然的咏唱。最后经过文人的不断发展,最后才成熟。等到失去了生命力,自然有词、杂剧等出现。

  文人应该深深扎根于人民,知道人民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快乐和悲伤,他们的无奈和向往,才能保持生命力。如果只是埋头于故纸堆中,或转头向外,就失去了生命力,就酸腐了。

  从这个意义上,文化就不该是传统的。而是应该从传统中吸取养分,表现自己的时代,才能生机勃勃。传统的文化,本该就存在于历史中。

  至于另外一种,在外国看了些西洋景。回到自己国家,说你这也落后,那也不行,什么没有集体精神,什么酱缸文化,什么不团结,就与文人不沾边了。

  王宵猎明白,现在炒的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只要自己坚持,只要自己发展起来,炒的青茶最终会流行。而且会有人总结出理论,自然就有新的茶文化出来。自己再发展一些发酵茶,同样会有人来说发酵茶的好处。自然而然,根本不必担心。

  文化这个词,本来应该是非常庄重的,代表了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面貌。只是在前世,中国的文化面对西方,实在太过弱小,很多时候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第156章 军队是根本

  明日高升,洒下万千光辉。伴着桌边的灯火,把这一方小天地照得亮亮堂堂。

  酒菜很快端上来,摆在了桌子上。没有很多花样,这个时代讲究简单实惠。一个红烧的肘子,一个肉炒芹菜,一个肉炒菌子,一个蒜薹炒肉,一个嫩藕片炒肉。还有一盘地皮菜炒鸡蛋,一个韭菜鸡蛋。一条精心制作的松鼠鳜鱼,一盆精心炖的鸡汤,还有一个春笋炖排骨。

  酒是军中自己酿的。分作两种,两个酒壶装了。

  王宵猎道:“现在的人们大多善饮,酿酒是不小的花费。前些日子,我发现酿酒之后的酒糟里面依然有酒。让人拿个甑蒸了,竟然还蒸出不少酒来。只是这酒与普通的酒相比,烈得太多。不是特别爱喝酒的人,只怕喝不了。不过军中的汉子,倒是喜欢这酒。”

  一边说,一边拿起酒壶,给汪若海和闾勍两人各倒了一杯。道:“两人尝一尝,可合口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