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好凶猛 第574节(4 / 7)
选锋军两支重甲步卒兵马并没有对赤扈骑兵持续不断的发动攻势,此时已经收缩起来,退据到之前两军锋线接战区域的两翼,恰到好处的掩护住靖胜军主力的侧后。
北岸的选锋军、靖胜军几乎倾巢而出之后,为南岸兵马后续渡河作战腾出空间,此时就见一队队人马正快速通过栈道登岸,稍作集结,就以一两百、二三百人为一队直接投入战斗。
看到这一幕,仲长卿知道大势已去,看到岳海楼也在侍卫的簇拥下从长滩寨撤出,不再试图挽回败局,他也不再多想什么,带着百余侍卫先往焦陂方向撤退,心想等到焦陂之后再想办法集结溃兵。
涉水渡过浅淤的涌金河,这时候天彻底暗了下来,好在星月尚好,不至于完全看不清楚左右的草木,远处的树林也隐约可见轮廓。
只是这时候路上遇到溃兵溃卒明显变少了,更多是往北撤退的赤扈骑兵,仲长卿心头猛然悸痛起来:
他们是知道涌金河浅淤不说,甚至提前在涌金河上架设多座津桥,填出十数道堰堤切断涌金河,正常说来是根本不用担心往北撤逃的道路不通,但是普通兵卒在被杀溃后,天地昏黑一片,他们哪里还可能都头脑清醒的寻路往北面逃跑?
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
选锋军骑兵部队虽然也陆续渡河过来,但在整体规模上要低于北岸已经增援到淮川附近的赤扈骑兵一大截为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并没有分散出去趁夜追亡杀溃。赤扈骑兵虽说没能阻止京西汉军的溃败,但其自身伤亡不是特别惨重,尚有一战之力。
这也注定了今日一战最终能有多大战果,更多取决于到底有多少溃兵逃卒慌不择路钻入淮川城这个牢笼里,取决于新登岸的靖胜军能不能在接下来一两天时间里,对淮川城完成合围,阻断其守军退路。
为防止擅长野战、分散作战的虏骑有可能趁乱杀回马枪,激战一日的将卒即便不需要连夜往涌金河沿岸推进,也都衣不解甲,抱着刀枪盾矛直接坐在野地篝火旁歇息,以便随时起身重新投入战斗的准备。
四周除了拿长枪、长矛与拒马捆扎起来,形成防备冲击的简易护墙外,营帐都没有支起来,以免夜战集结时成为己方的障碍。
大部分将卒都精疲力竭,一堆堆密如繁星的篝火旁,打鼾声此起彼伏,混杂在渐有凛冽之意的寒风里,负责守夜的兵卒忠于职守,像青松一般守在营地各处,专注听着外围的动静,有一种异样静谧的气氛。
最终是范宗奇随靖胜军第二、第三镇主力渡河来到北岸督战,徐怀继续留在南岸。
韩圭、刘师望、周景等人劝阻,是不想叫地位更加重要、更不容有失的徐怀再去冒无谓的风险;陈子箫则主张应该让范宗奇、史琥、陈缙等统制一级的将领,直接去面临复杂凶险的战场,不能事事徐怀皆去亲力亲为。
徐怀对于今日稍有不慎,就会对大局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战事,也没法完全放心,即便耐着性子留在南岸,也是留在军情参谋司的营帐里,以便随时能听取北岸传来的信报。
↑返回顶部↑
北岸的选锋军、靖胜军几乎倾巢而出之后,为南岸兵马后续渡河作战腾出空间,此时就见一队队人马正快速通过栈道登岸,稍作集结,就以一两百、二三百人为一队直接投入战斗。
看到这一幕,仲长卿知道大势已去,看到岳海楼也在侍卫的簇拥下从长滩寨撤出,不再试图挽回败局,他也不再多想什么,带着百余侍卫先往焦陂方向撤退,心想等到焦陂之后再想办法集结溃兵。
涉水渡过浅淤的涌金河,这时候天彻底暗了下来,好在星月尚好,不至于完全看不清楚左右的草木,远处的树林也隐约可见轮廓。
只是这时候路上遇到溃兵溃卒明显变少了,更多是往北撤退的赤扈骑兵,仲长卿心头猛然悸痛起来:
他们是知道涌金河浅淤不说,甚至提前在涌金河上架设多座津桥,填出十数道堰堤切断涌金河,正常说来是根本不用担心往北撤逃的道路不通,但是普通兵卒在被杀溃后,天地昏黑一片,他们哪里还可能都头脑清醒的寻路往北面逃跑?
第二百一十四章 次日
选锋军骑兵部队虽然也陆续渡河过来,但在整体规模上要低于北岸已经增援到淮川附近的赤扈骑兵一大截为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并没有分散出去趁夜追亡杀溃。赤扈骑兵虽说没能阻止京西汉军的溃败,但其自身伤亡不是特别惨重,尚有一战之力。
这也注定了今日一战最终能有多大战果,更多取决于到底有多少溃兵逃卒慌不择路钻入淮川城这个牢笼里,取决于新登岸的靖胜军能不能在接下来一两天时间里,对淮川城完成合围,阻断其守军退路。
为防止擅长野战、分散作战的虏骑有可能趁乱杀回马枪,激战一日的将卒即便不需要连夜往涌金河沿岸推进,也都衣不解甲,抱着刀枪盾矛直接坐在野地篝火旁歇息,以便随时起身重新投入战斗的准备。
四周除了拿长枪、长矛与拒马捆扎起来,形成防备冲击的简易护墙外,营帐都没有支起来,以免夜战集结时成为己方的障碍。
大部分将卒都精疲力竭,一堆堆密如繁星的篝火旁,打鼾声此起彼伏,混杂在渐有凛冽之意的寒风里,负责守夜的兵卒忠于职守,像青松一般守在营地各处,专注听着外围的动静,有一种异样静谧的气氛。
最终是范宗奇随靖胜军第二、第三镇主力渡河来到北岸督战,徐怀继续留在南岸。
韩圭、刘师望、周景等人劝阻,是不想叫地位更加重要、更不容有失的徐怀再去冒无谓的风险;陈子箫则主张应该让范宗奇、史琥、陈缙等统制一级的将领,直接去面临复杂凶险的战场,不能事事徐怀皆去亲力亲为。
徐怀对于今日稍有不慎,就会对大局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战事,也没法完全放心,即便耐着性子留在南岸,也是留在军情参谋司的营帐里,以便随时能听取北岸传来的信报。
↑返回顶部↑